听叶嘉莹先生说李商隐诗-8-《燕台》春

标签:
李商隐燕台叶嘉莹说中晚唐诗唐诗旅游 |
分类: 听叶嘉莹先生讲唐诗 |
《叶嘉莹说中晚唐诗》及所附光盘整理
P172/7:45:05-7:57:35燕台
现在时间已经不多了,我们要赶快地把李商隐的《燕台四首》看一遍。我在《迦陵论诗丛稿》里边这四首诗我有全部的分析和解释,大家可以去看,我只是给大家带一个入门,请大家自己去看。我们先看第一首《春》:
风光冉冉东西陌,几日娇魂寻不得。
蜜房羽客类芳心,冶叶倡条遍相识。
暖蔼辉迟桃树西,高鬟立共桃鬟齐。
雄龙雌凤杳何许?絮乱丝繁天亦迷。
醉起微阳若初曙,映帘梦断闻残语。
愁将铁网罥珊瑚,海阔天宽迷处所。
衣带无情有宽窄,春烟自碧秋霜白。
研丹擘石天不知,愿得天牢锁冤魄。
夹罗委箧单绡起,香肌冷衬琤琤珮。
今日东风自不胜,化作幽光入西海。
他说“风光冉冉东西陌,几日娇魂寻不得”。
李商隐掌握的,不是理性上的知识,他为什么写出这些梦幻一样的作品?当然他也写了现实的作品,写得非常现实,完全是杜甫的写现实的笔法,他说“叩额出鲜血,滂沱污紫宸”,“涕泗空沾唇”(《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像杜甫说的“凭轩涕泗流”,“叹息肠内热”,非常写实。可是梦幻的这样的一派,是唐代的诗人,还不止唐代,古往今来的中国的诗人,没有人写出这样的意境来。他完全是用他的锐感深情写的,他不是用理性的知识理解来写的。一般有这样锐感深情的人已经不多了,能够把这样锐感深情还写出来,写得这么美的诗的人更是不多了,所以,古往今来没有一个人在这一个方面可以跟李商隐相比的。
他怎么说?他说
风光冉冉东西陌,
题目为什么叫燕台,详见《迦陵论诗丛稿》:。
第一首写的是春天,他用了春夏秋冬四季。
春夏秋冬四季代表什么?代表一个循环,代表一个无终无始的循环,是永恒的、不断绝的。
风光冉冉东西陌,
这是春天来了,
春天来,他怎么样说,你说桃花开了,是一个说法,他不是从桃花开说起;你说青草绿了,他也不是从青草绿说起。春天的精神、春天的整体、春天的生命,不是一朵花,不是一棵草,那春天的和风,春天的暖日,一切的景象都在这风光之中。这风光之中有花也有草,有山也有水,有光也有影,这是“风光”。
“冉冉”是慢慢地移动,当然了,春天的时候,你可以看到天上的云影,那种游移,那种漂流,那种转动。风一吹过,风过的时候,
你看水波的荡漾,你看那花枝的飘拂、柳条的飘拂,那是“冉冉”。“风光冉冉”,真是写的春天的精神、春天的生命。春天的生命从哪里来?“风光冉冉东西陌”,到处都是。“陌”是路、小路,说东西路,就是到处,东边的路,西边的路,举两个而代表全体。“风光冉冉东西陌”,春天来了,那么鲜明地,那么生动地,那么活泼地来了。
来了怎么样?李商隐说
“几日娇魂寻不得”,
就因为这样的春天来了,所以人就要找一个最美好的东西。我们以前也引过李商隐的诗,说“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无题》),当春天来的时候,怎么样?“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无题》),当草木萌生的时候,你的内心就萌发,就开始了一种追寻。
对于完美的东西,对于感情的这种追寻。他说我就追寻,我追寻的是什么?是某人?姓字名谁?不是。我追寻的是“娇魂”。写的真是好,那么美丽的一个精神。我追寻了很久,“几日娇魂”,我去追寻。
“几日娇魂寻不得”,我想找这么美丽的一个“娇魂”,可是我没有找到。
“风光冉冉东西陌,几日娇魂寻不得”,他说,我追寻的心像什么?像“蜜房羽客”。什么是“蜜房”?什么是“蜜房”的“羽客”?有蜜的花房,有蜜的花房有一个带着翅膀的客人来寻访。那是什么?那是蜜蜂。他说,我追寻“娇魂”的这一段“芳心”,是芬芳、美好、多情的心,我这一段追寻的“芳心”像什么?“蜜房羽客类”,就像蜜蜂在花的最中心的深处找到那样甜美的东西。我就是要找这个东西,找那花心深处最甜美的东西,是“蜜房羽客类芳心”。
我到处去找,“冶叶倡条遍相识”,我找遍了每一片叶子,“冶叶”,冶是美丽的、艳丽的,每一片美丽的叶子;“条”是树的枝条,“倡”是茂盛的,充满了生命。每一片美丽的叶子,每一个带着茂盛的生命的披拂的长条。“冶叶倡条遍相识”,我都找到了。
蜜房羽客类芳心,冶叶倡条遍相识。
前面四句是他开始的寻找。
我寻找的时候,好像看见了一个人,
“暖蔼辉迟桃树西,高鬟立共桃鬟齐”,
蔼,通霭,云霭的意思。
在那温暖的烟霭之中,有一片日光照着的,
“暖蔼辉迟”已经西斜的,傍晚快要落下去的日光,这个光辉照在哪里?照在桃树的西边,在黄昏的日光之中,在那光影迷蒙的烟霭之中,“暖蔼辉迟桃树西”。
我仿佛看见了,“高鬟立共桃鬟齐”。李商隐真的是妙,
就看见一个梳着很高的,“鬟”是头发盘在上面,梳着高的鬟髻的女子站在那里。站在什么地方?
“高鬟立共桃鬟齐”,李商隐真的是会想象,一个盘着高髻的女子就站在盘着高髻的桃花树的旁边。
跟桃花树并立在那里,“立共”。而桃花哪里有鬟髻?他就想象,桃花树上面的所有的那些花束,都像女子头上插戴的花朵。这是他的想像
可是,真的有这个人吗?没有,
“雄龙雌凤杳何许,絮乱丝繁天亦迷”。
李商隐的诗真是他的形象跟口吻写得好,
“雄龙雌凤”,都是对比,一个雄,一个雌,一个龙,一个凤。
李太白说“神物合有时”(《梁甫吟》),上天所生的神物,一定有一个时间会汇合的。
上天所生的神物,一定有他相当的一个对手,一定有一天合在一起。可是李商隐说什么,“雄龙雌凤杳何许”,“杳”本来是太阳落到树底下去了,黑暗了,深隐了,不见了。天下最美好的事情是有雄也有雌,有龙也有凤,可是现在既没有“雄龙”也没有“雌风”,都没有了。“雄龙雌凤杳何许”,所以我所追寻的,是什么都没有了,一切都是落空了。
“絮乱丝繁天亦迷”,那现在我所看见的是什么?春天,看见外边的柳絮,凌乱的柳絮。看到空中的游丝,有的时候,春天的昆虫会分泌一种分泌物,在空中飘一瓢,很长很长的,那就是游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