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说陶渊明饮酒诗及拟古诗精彩语录-1-陶渊明的时代
标签:
旅游诗词赏析叶嘉莹说陶渊明饮酒诗叶嘉莹中国文化 |
分类: 叶嘉莹说陶渊明饮酒诗及拟古诗 |
《叶嘉莹说陶渊明饮酒诗及拟古诗》所附光盘
2016年2月13日重新整理:
我今天能够有机会跟大家在这里见面,我们一同来看中国东晋时候的一个诗人陶渊明的诗。我觉得这是有一个很好的因缘在里边。因为这是一段机缘才造成了这件事情。上个星期,我偶然来到金佛寺,宣化师父突然提出来叫我给大家谈一谈中国的诗。我当时一点也没有准备,那我想谈什么诗比较好呢?
1:10
一般说起来,佛家的宗教是很看重人的内心的活动的。佛经上曾经说:「一切众生,当好制心。」说一切的众生,你们都应该好好地制-,制就是控制、管理你自己的心。因为我想到佛教里边有这样的说法,宣化师父叫我讲的时候,我就想起来中国的诗人陶渊明有一首诗,他也是讲到人心的问题。就是上次我给大家讲的那首诗:“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就说你为什么能够不受到世俗的扰乱呢?是因为你的心离开那些个扰乱的事情比较远,所以你自然就觉得你住的地方是很安静的。
以前我还记得看过一段禅宗语录上的故事,说是有一位佛教的大师,他有很多小徒弟。有一天晚上他两个小徒弟就在争论:
“风动”、“幡动”。
4:05
大师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你们两个人的心动。是你们两个人的心被外界的物象给引动了。所以我就想到陶渊明的那首诗,就是讲到心的问题。
陶渊明这个诗人是生在中国历史上充满了战乱、黑暗、灾荒的一个年代。他在这样的年代,怎么样能够保全他自己内心之中的一份平安,这是这一位诗人-陶渊明,他终生所努力的,而且他最后也是真的、果然就做到了。
5:35
在讲陶渊明的诗之前,我想到上次我讲诗的时候,宣化师父还说过一句话。他说陶渊明是死去的人了,已经距离现在千百年之久了,说我讲的时候,怎么好像把他讲活了一样呢?好像他是一个活的人。其实这种感觉倒不是我讲他,才使大家有这样的感觉。早在宋朝的时候,在南宋的时代,中国有一个很有名的词人,叫辛弃疾,他有一个别号,叫作稼轩。他是一个文事跟武功都很好的人,他也会带兵,也会打战。他曾经写了一首词,这首词里边就讲到陶渊明,他里边有这样的几句话:
7:50
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
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
词是中国一种韵文的形式,跟诗一样也是押韵,可是它字数的多少跟诗的格律不一样。
老来曾识渊明,辛弃疾说当他年岁大了,年老了以后,他曾经认识了陶渊明。陶渊明是晋朝人,辛弃疾是宋朝人,中间隔着很多的朝代,他怎么认识了陶渊明呢?他说﹕「梦中一见参差是。」
参差:好像、彷佛,参差本来是不整齐。就是说我梦中所看见的陶渊明,不一定就跟他活的时候是真的完全一样,可是大概差不多吧,所以说「参差」。「须信此翁未死」,他说我们后代的人,凡是读了陶渊明诗的人,「须」就是「应该」,他说我们大家都应该相信,「此翁」,这个老头子,指陶渊明,他说「此翁未死」,他好像没有死。「到如今凛然生气」,一直到现在,到了辛弃疾的时代,「凛然」,是很有精神的样子。这个「生气」不是跟人家发脾气,是说很有生命力的样子,好像真的是活的。陶渊明这位老先生,好像没有死,我到现在还能够感觉到他是这样的充满了这种生命的力量。所以不但是南宋的辛弃疾感觉到陶渊明还有凛然的生气,一直到我们现在1984年了,我们讲陶渊明,宣化师父还说好像他是活的。不是我把他讲活了,是陶渊明的精神一直千百年来都有这样一种感动人的力量。有的人他就是活在世界上,也吃饭,也睡觉,我们说有的人就像行尸走肉一样,他活的时候都没有活的劲头了,何况死了以后呢?可是陶渊明死了以后千百年,人家念他的诗,还觉得他像活的一样,那就是因为陶渊明在活在世界上的时候,他的感情、他的思想、他的生活,他是真正的以他真诚的面目与人相见的,所以我们才能感觉到他那种真诚的感情、真诚的思想、真诚的精神。
陶淵明詩講緣
Lectures on Tao Yuanming's
Poems
338
http://www.drbachinese.org/vbs/publish/338/vbs338p036.htm
339
http://www.drbachinese.org/vbs/publish/339/vbs339p036.htm
340
http://www.drbachinese.org/vbs/publish/340/vbs340p038.htm
341
http://www.drbachinese.org/vbs/publish/341/vbs341p034.htm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