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芙蓉玉兰饼素食记忆宜兴特级厨师叶祖仁春日素食 |
分类: 老行当 |
料峭三月,人还包裹在厚棉衣湿热的温暖中,路边玉兰已然无声吹响了春的号角——
先是那树枝桠间花苞,青绿色的,毛茸茸的,密密匝匝,婷婷玉立。
花苞的生长时间似乎很长,惹得爱花的人儿每天经过树下都要驻足观望一番,看那花骨朵儿在春寒的风雪磨砺中有何变化。
终于有一天,最迫不及待的那朵露出她洁白的身子,像阁楼上的少女,终是敌不过春光的诱惑,
急急的在坚硬的花苞里探出头来,却还是羞涩的犹抱琵琶半遮面,大半个身体还被绿茸茸的外衣紧紧包裹着。
可只要这大胆的一朵领先开放,其他的似乎也就跟趟儿似的比着速度打开了。
前天还是星星点点,也就三两日,满树的玉兰花就会开满枝头,你推我攘、热热闹闹,
那大片的花瓣丰润饱满,尽情地在枝头舒展着、妩媚着。
常见的玉兰花有白、紫两种颜色。
紫瓣玉兰一般开放要晚上十天半个月,给人的却是凝重超然和华贵之感。
相比之下,更喜欢白玉兰的洁净剔透,羊脂玉一般的安宁和雅致。
城市里的春花,最早开放的便是白玉兰了,当路边一簇簇一排排整齐绽放的时候,犹如在低空笼了一层飘逸的白云,
整个城市也因之变得轻盈和浪漫起来!
这时节若选择一个明媚的日子骑辆单车,穿行在有玉兰花的路上,
再低沉的心情也会明亮起来,直感叹春光美,生活美了!
初学摄影那年春天,城市里玉兰花没现在那么多,校园里也就零星三两株,
那素雅娴静的朵儿一绽放,就再也坐不住了,逮着空,就抓起相机钻到树下一通咔嚓,
玉兰树一般都很高,需仰着头拍,那一朵朵儒雅洁净的花儿昂首于枝头,优雅孤傲的美让人无法拒绝。
往往一小会儿拍下来就眼睛疼脖子酸,却还不肯放弃,
疲累的目光在枝桠花朵中跳跃找寻,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美好的画面,直到精疲力竭。
这些年,宜兴越发注重城市环境,玉兰树一年比一年多起来,无论走在那条路上,总可以寻见,
真真是久入芝兰之室不闻其香。一样好东西,初初在你眼前,会惊艳,会宠爱;一直都在,可能就会漠然,会无视。
不拍玉兰花,已经四年了。
欧了,不抒情了,话说今年再次勾起对玉兰的热情是因为叶姐的一通电话。
叶姐在电话里说,莱莱,今儿老爷子做玉兰饼,要不要来看看!
老爷子是谁?是叶姐的父亲!叶姐的父亲是谁,那可是宜兴城的大名鼎鼎的叶大厨,本地首个特级厨师是也!
古稀之年的叶老爷子而今轻易不下厨,这次也是在叶姐的软磨硬泡下才肯出山,
进得门去,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大盆干干净净清香绵长的玉兰。
看来主人早把材料准备好了。
叶阿姨说,大清早就出去摘了,做玉兰饼一定要白玉兰,而且要草本的,朵儿不能太大,不能是全开的。
现在花没有以前的品种纯正了,这不,走了好多地儿,采来的花蒂部都有淡淡的紫色,
说话间老爷子就忙开了,第一步是准备面糊。
材料是蛋清、面粉和水。
水分的把握要到位。干湿适中。
说话间,老爷子开始和我们唠叨起如今饭店的菜之难吃,
不仅要提防地沟油之类,厨子也远没有以前敬业。像玉兰饼这样物美价廉但工序麻烦的素食,已经很少有人愿意做了。
说到素食,老爷子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你可别小看了素菜,它曾是宫廷御用必备的菜肴之一,旧时,甚至只有大户人家才吃得上呢。
素菜并不仅仅是青菜、豆腐,蔬菜、豆制品、菌类、藻类、干鲜花果等样样都能烧制。
素菜的历史在叶老爷子的娓娓叙述中渐渐明晰起来。
原来,中国素食的历史源远流长,春秋祭祀时为表达尊重,非素食不可。
之后,佛教传入中国,更极大地推动了素食的发展,逐渐发展出寺院素菜、宫廷素菜和民间素菜三大派系。
相传,御膳房内专设“素局”,负责皇帝“斋戒”素食,能调制出好几百种菜肴。
不过,宫廷素菜对基本功要求很高,制作繁复、用料讲究,有的菜光处理备料就需一周,
这使其很难放下“身段”,原汁原味地走入寻常人家。
相对而言,民间素菜就简单得多了,只是强调多吃蔬菜,崇尚朴素清淡的生活而已。
一忽儿功夫,两大盆花瓣就摘好了。
咦?怎么还要用剪刀菜刀把每个花瓣一分为二呢?
进厨房,开油锅!
老爷子说,今天做两种给俺们吃,有馅儿的,没馅儿的。
先来纯粹的,花瓣蘸满面糊下锅!
火候要把握好,很短时间就要捞出。
稍息,再回一遍油锅,这样炸制出来的才够香脆!
经历两次“煎熬”,玉兰花瓣炸至金黄后正式出锅,上桌前再撒些白糖!
美得就像工艺品,一时竟叫人舍不得下口。
一面拍老爷子又在催促了,别拍了别拍了,快吃快吃,凉了口感就不好啦!
有馅儿的下锅啦!
滋滋声响,沸腾的油锅里玉兰花瓣就像一只只起舞的蝴蝶,踏着油浪上下翻飞。
轻咬一口,脆脆甜甜还带着股花香。满嘴流蜜、唇齿留香,怎一个美字了得,
真格是赏春品春,不亦快哉!!
看着我们大快朵颐的猴急样儿,老爷子乐了:“素菜烧得好,那可比肉好吃多了吧!”
“事实上这芙蓉玉兰饼不仅好吃,还养生。”
叶老爷子告诉我,这种花又称辛夷,可作药用,有散风寒、通鼻窍的功效,
旧时谁要有个头疼脑热、鼻塞流涕,可就指着它了。
一通活儿忙完,好好给叶老爷子和叶阿姨拍张合影!
叶老爷子说,在他的记忆里,素食也并不全是美好的回忆。
说起来,在他年幼时,国人肚子里还没油水,吃肉好似过年。
遇上穷苦人家,就只能在灶台上挂两块肥猪肉,炒菜时擦擦锅底,以示放了荤油。
“那时候,吃素是没得选择。”没曾想转眼间,人们的生活水平就跟坐了火箭似的噌噌往上蹿。
如今,食素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比如宜兴人过年必备呱唧菜,用来平衡饮食是再好不过了。
肉与素,两相权衡下选择后者,有人是为了宗教信仰,但更多的人是为了身体健康。
的确,素食的好处颇多,降低胆固醇含量、减少肾脏负担、避免尿酸过高……总之是益寿延年的好事。
这个下午,看着叶老爷子不紧不慢地把美丽的白玉兰变成令人唇齿留香的“芙蓉玉兰饼”,
听着叶老爷子絮叨着那些关于素食的记忆,我们的内心也充满了温馨和甜美。
其实说到底,它的制作程序并不复杂,看一遍,我们应该就都会了,
作为一个顶级厨师,这样的点心简直是小菜一碟。细细想来,让我们感动的,其实是这个过程。
如果有时间,能安静一下自己浮躁的心情,能让自己的脚步慢下来,
和您的家人一起,亲手让树上的花朵儿变成唇间的小点心,
这样的过程,我们收获的应该不仅仅是美食本身吧……
感谢叶姐。感谢报社小郑。感谢叶老爷子。
对了,叶大厨,他的名字叫叶祖仁。
http://news.idoican.com.cn/yxrb/html/2013-04/26/content_4855692.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