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孤堡惊情》—艺术与商业完美结合的经典之作!

(2010-04-22 14:07:49)
标签:

西班牙

电影

恐怖片

孤堡惊情

身份

口碑

票房

幽灵

音乐

鬼魂

效果

母亲

艺术

分类: 影视评论

《孤堡惊情》—艺术与商业完美结合的经典之作!

      如果看恐怖片除了经历惊悚和悬疑之外,还能感动的流下眼泪,那么我有理由相信,这样的片子一定是艺术与商业完美结合的经典作品。只是,在观看《孤堡惊情》(西班牙电影)之前,能够让我既害怕又感动的恐怖片,大概只有《第六感》这部片子。恐惧之余又不失温情,充满着人性的关爱,这就是我看完《孤堡惊情》后,最直接的感受。

      恐怖片一般给观众的印象,无非是阴暗、血腥、暴力和残忍。尤其是那些有关恶魔、僵尸或是杀人狂之类题材的影片,都是以最最直观的恐怖影像来挑动观众敏感的脑神经,激发观众内心潜在的恐惧感。而《孤堡惊情》在表面上的镜头画面中,也确实达到了这个作用和目的。比如:阴森森的古堡,时隐时现又无处不在的幽灵鬼魂等。不过,若从深层次的角度来看,影片也从人文主义的方面,展现了其不同于其它类似恐怖片的剧情内容。《孤堡惊情》以一个女性的母爱视角,或者说是以母亲对孩子的关心与爱护为情节发展的切入口,尽管片中那位悲剧性的母亲与患病而即将离开人世的儿子之间,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在具备所有恐怖片特有元素(包括音乐、音响和特技效果等)的同时,我惊奇的发现,《孤堡惊情》也包含欧洲纯艺术片的某些气质,它们散布于演员的精彩表演、故事情节设计以及极富魅力与探索性的镜头语言。正因为加入了艺术血液,而不是简单依靠视觉刺激来吸引观众,所以《孤堡惊情》才会以恐怖片的身份,在欧洲获得电影艺术奖项,得到专业电影人士的肯定,口碑和票房也因此而非常和谐的成为正比。由此可见,电影的艺术与商业性,应该能够做到平衡和统一。

      《孤堡惊情》的最后一幕给我留下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女主角克服悲痛(失去养子)和恐慌心理,温柔、慈爱的与幽灵孩子们相拥。她放弃自己的生命,与无依无靠,孤寂可怜的小鬼魂们永远待在一起。当她们幸福快乐的拥抱镜头在悠扬、柔美却又略带伤感的乐曲中结束之际,如此煽情的画面与音乐,足以令人落下激动的眼泪。而此时此刻,我也认为《孤堡惊情》的思想艺术内涵也得到了升华,也使其在电影质量上明显高出同类一个档次。

      恐怖片是属于商业娱乐片,这类电影往往只注重娱乐而轻视甚至漠视艺术性。虽然,在众多的恐怖片里,也不乏艺术质量上乘的作品。然而,从整体上来看,真正有口碑又有票房的影片并不多见。《孤堡惊情》的出现,无疑是一个亮点,是一部很难得的艺术型恐怖片。

 

        晒晒日文版的电影纪念册(五)           《波西·杰克逊》跟《哈利·波特》不是一个档次自愿的换妻活动不是犯罪行为   

         愚人节与张国荣的忌日                        为了那些可怜的孩子们

        九华山的恶僧为何如此暴力?                暴力执法与无证设摊的矛盾        

        晒晒日文版的电影纪念手册(四)           《未来警察》挑战科幻类型片的勇气值得肯定 

         童年时光—过年                           晒晒日文版的电影纪念手册(三)

        中国足球的春天来了吗?                   小雨夹着小雪         

         电影的魅力                             想起了我那时的儿童节       

        冬日望海                                  童年时光——黑夜的恐惧

       忘记了今天是7月7日                       虎头蛇尾的《极限空间》

       《极限空间》或是《费文的房间》?        奥斯卡奖只是美国电影人自娱自乐的节目

       《变形金刚2》获得美国最差影片奖          从丰田“召回门”看企业盲目扩张的后果

       文艺表演作品的幽默性来源于何处?         该不该追究浙江溺死儿童家长的监护责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