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上古史,我们除约略知道一些有关华夏民族的传说外,而对于域外民族却很少了解,史籍也只留给我们许多空洞的名词,其背后有多少故事不得而知,他们都随历史风尘烟消云散了,古析支就是其中之一。
从现存史籍可以了解到以下信息:析支是古代西戎族名之一,又称鲜支、赐支、河曲羌,分布在今青海积石山至贵德县河曲一带。《书·禹贡》云:“织皮崐崘、析支、渠搜、西戎即叙。”
孔颖达疏引王肃曰:“析支在河关西。”《史记·五帝本纪》:“南抚交阯、北发西戎、析枝 。”
南朝梁王僧孺《答江琰书》有云:“岂復能使一笥可轻,八厨斯引,且登清汉,乍弃黄污,望影析支,争涂再楫!”
据记载,析支大致在今青海东南境河曲之地,古西戎国名,亦作赐支。司马彪曰,西羌者,自析支以西滨于河首左右居也,河水屈而东北流,迳于析支之一地,是为河曲羌。应劭曰,禹贡析支属雍州,在河关之西,东去河关千余里,羌人所居,谓之河曲羌。后汉书曰,羌地滨于赐支,至于河首,绵地千里,赐运载得,禹贡所谓析支者也。胡渭曰,汉人谓积石为河首,北音读析如赐,故云,其地后为党项所居。通典云,党项羌在古析支之地,汉西羌之别种,北连吐谷浑也。
对于后代人而言,析支在哪,是谁的祖先,经历了怎样的兴衰,这些已经不再重要,我们只要知道在我们民族发展的源头,有座“山”叫析支,有条河叫析支,它同样铸就了我们民族的脊梁,同样流进了我们的血脉,她给了我们高度和滋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