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中秋节起源的五种假说

(2010-09-21 01:20:31)
标签:

中秋

起源

伏羲

女娲

黄帝

蚩尤

嫦娥

夏启

西域

民族

纪念

庆祝

秋天

节日

文化

分类: 历史回声

   关于中秋节起源的五种假说     对于中秋节的起源,我们一般认为源于唐朝,理由有三:一是有史书记载,如《新唐书·卷十五志第五·礼乐五》载“其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二是有诗见证,如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玩月》等。三是唐朝人有八月十五日赏月的习惯。
    但我觉得以此认定中秋节源于唐朝过于草率,我认为有关中秋节的由来至少还有五种可能:第一种,中秋节是伏羲、女娲的结婚纪念日;第二种:黄帝战胜蚩尤的庆祝日;第三种,嫦娥奔月日;第四种,夏启秋娱启动日;第五种,西域民族的节日。
   伏羲、女娲的结婚纪念日
   据《独异志》记载:昔宇宙初开之时,只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妻,又自羞耻。兄即与其妹上昆仑山,兄曰:“天若遣我兄妹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是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
   由于春、夏季节潮湿,树木不易燃烧,所以女娲兄妹最有可能在秋天和冬天燃烧树木,但冬天昆仑山严寒,如何上山?秋天,秋高气爽,人心情好,天气好,正可拾柴燃烧,还能结草为扇。加之天气渐渐变凉,兄妹同穴,当思契合之时。结婚了,这个日子一定要记住,年年纪念,最终成了习惯,后经代代传承,成为节日。
    黄帝战胜蚩尤的庆祝日
    史载涿鹿之战爆发后,适逢浓雾和大风暴雨天气,这很适合来自东方多雨环境的蚩尤族展开军事行动。所以在初战阶段,适合在晴天作战的黄帝部族处境并不有利,曾经九战而九败(九是虚数,形容次数之多)。然而,不多久,雨季过去,天气放晴,这就给黄帝族转败为胜提供了重要契机。黄帝族把握战机,在玄女族的支援下,乘势向蚩尤族发动反击。其利用特殊有利的天候——狂风大作,尘沙漫天,吹号角,击鼙鼓,乘蚩尤族部众迷乱、震慑之际,以指南车指示方向,驱众向蚩尤族进攻,终于一举击败敌人,并在冀州之野(即冀州,今河北地区)擒杀其首领蚩尤。涿鹿之战最终以黄帝族的胜利而宣告结束。战后,黄帝族乘胜东进,一直进抵泰山附近,在那里举行“封泰山”仪式后方才凯旋西归。由涿鹿之战的环境描述可推知黄帝战胜蚩尤之日正值中秋前后,庆祝是肯定的,由于具有永久意义,年年庆祝也是可能的。如果是这样,那么中秋日有可能是战争胜利日,也可能是封泰山之日。还有一种可能,历史记载,黄帝发明了历数、天文、阴阳五行、十二生肖、甲子纪年、祭祀、祠庙、占卜等,出现中秋节和在中秋祭拜天神都有可能。况且那时已有了专司祭祀的官“四史”。
    嫦娥奔月日
   《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高诱注;“姮娥,羿妻;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未及服食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也”。这说明嫦娥奔月日的传说在西汉时就有了。后羿是夏朝的国君,有关他妻子的传说肯定是在他之后,最有可能源于他对妻子的祭奠,八月十五日很有可能就是姮娥去世的日子。民间传说印证了这一点。民间传说嫦娥偷吃了丈夫从西王母那儿讨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所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是她倍感弧寂之心情的写照。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后,又说:“平时我没法下来,明天乃月圆之候,你用面粉作丸,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到三更时分,我就可以回家来了。”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届时嫦娥果由月中飞来,夫妻重圆,中秋节做月饼供嫦娥的风俗也由此形成。夫妻重圆的日子很有可能就是当年夫妻分离的日子。
    夏启的秋娱日
    相传夏启晚年生活腐化,整日饮酒作乐,歌舞游猎。每年秋季都在野外举行盛大的娱乐活动,传说《九韶》乐舞就是为这一娱乐活动创作的。有关这一活动后来史书有一些零星描述,只说这些活动很过分,比如与女人公开做爱等,连启的儿子都看不过去。所以后世有夏启失德,五子内讧,最终导致太康失国的说法。我怀疑夏启的秋娱活动是如春节一样的节日,如庙会一样延续一段时日,启动的日子可能是在八月十五这一天,主要的仪式包括祭月神,后来夏启死了,但这一天作为一个固定日子被后人传了下来,作为拜月祭神的日子。《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周礼·春官》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这些活动也许不是开始于夏启,但早在夏商周时代中秋祭拜已成了习俗。

    西域民族的节日
  八月十五日,中国民间有吃月饼的习惯。相传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突厥靠月饼隐蔽的传话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此后吃月饼成为每年的习俗。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吐鲁番人为什么向唐朝皇帝祝捷要献月饼呢?不排除有一种可能,每年的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西域人都要吃月饼,因此送月饼。由此汉族人开始效法,中秋节由此产生。

 

http://www.qqtu88.com/uploaDS/201065738572983.gif

 

 


不经过本人同意,不得转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