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匈奴史考

(2010-08-11 03:59:17)
标签:

匈奴

史记

山海经

夏朝

少数民族

戎狄

胡人

中原

蒙古

杂谈

分类: 历史回声

匈奴史考   有史记载,匈奴人是夏朝的遗民。如《史记·匈奴列传》曰:“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山海经·大荒北经》称:犬戎与夏人同祖,皆出于黄帝。匈奴人《史记索隐》引张晏的话说:“淳维以殷时奔北边。”意即夏的后裔淳维,在商朝时逃到北边,子孙繁衍成了匈奴。还有一说认为,移居北地的夏之后裔,是夏桀的儿子。夏桀流放三年而死,其子獯鬻带着父亲留下的妻妾,避居北野,随畜移徙,即是中国所称的匈奴。于是有学者根据《史记》记载的后半段文字,认为匈奴原是山戎、猃狁、荤粥。王国维在《鬼方昆夷猃狁考》中,把匈奴名称的演变作了系统的概括,认为商朝时的鬼方、混夷、獯鬻,周朝时的猃狁,春秋时的戎、狄,战国时的胡,都是后世所谓的匈奴。还有一说,把鬼戎、义渠、燕京、余无、楼烦、大荔等史籍中所见之异民族,统称为匈奴。也有人认为匈奴与先秦时期的北方少数民族不可混为一谈,匈奴应是西方草原的一个游牧民族,战国末期之前,还未游牧至中国北部。我觉得这些观点都值得商榷。

匈奴人是夏朝的遗民吗?肯定不是。原因主要有三:一是语言和文字不同。如果匈奴人是夏朝的遗民,那么匈奴应该与华夏民族有共同的语言和文字,因为早在黄帝时代仓颉造字了,作为垄断文化的王族应该使用华夏文字,可是匈奴人没有使用华夏语言和文字。二是文化不同,主要反映在生活领域,比如生活习惯、风俗、崇拜、祭祀等等都与诸夏不相同;三匈奴的人名、部落名、地名和称号等也都与诸夏后裔不同。所以,夏朝的遗民可能去了匈奴,后来融入匈奴,成为匈奴人的一员,但匈奴人决不是夏朝的遗民。

匈奴与戎、狄等西北少数民族是什么关系?我觉得匈奴也不是对山戎、猃狁、荤粥以及鬼方、混夷、獯鬻、猃狁、戎、狄的别称,应该是外来民族,这个民族一定有不同于前面民族的东西,否则就没有理由改换名称。这个民族应该来自蒙古高原北部或中亚,只是后来向南发展,兼并了更多的部族,并在长期的民族融合中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中原人对他们不熟悉,于是改称匈奴。另外还有个证据,汉朝时称匈奴为胡人,它的东部各部叫东胡,关于东胡的记载早在商朝(约公元前1611世纪)就有了。所以,决不能把匈奴与戎、狄等西北少数民族混同,更不能与西域各族混同。

匈奴名称是怎么来的?考察周边少数民族名称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体现民族特征;二是蔑称。比如戎、狄、蛮、夷的命名,都与这两点有关(见本人相关博文)。对于匈奴,也一样。“匈”最初应该是“凶”,匈奴就是“凶奴”,这是最初民众对匈奴的称呼,意指这个民族很凶残,很可怕,奴是蔑称(从匈奴内侵历史,您很自然就理解这个称呼可靠性)。后来官方称之为“胸奴”,以替换凶奴,古代匈同胸,于是匈奴就成了对这个民族的专有称谓对此有个可供参考的依据,就是匈奴的英文名字hun翻译过来就是破坏者和野蛮人的代名词,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欧洲人像华夏民族一样对匈奴有着恐怖记忆。

 仅为一家之言,仅供参考,不得转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