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住城市高楼大厦之间,往来于整日灰蒙蒙的天空下,早已忘却了云的模样。昨夜读《清诗别裁集》,咀嚼王摅那句“云山渐慰思乡梦,风雪仍含出塞愁。”不禁想起故乡的云来。
小时候,我特别喜欢云。常常一个人坐在树阴下,透过参天的树冠看那蔚蓝的天际漫漫滑行的云,也常常坐在塘埂或田间地头,一无遮拦地仰望天空,欣赏白云如棉如絮轻轻飘过头顶。
最喜夏天雨后的云,千姿百态,有山有水,有花有树,有人有兽,或如烟丝丝缕缕,或如雾飘渺虚幻,让人浮想联翩。最怕暴雨前的云,彤云密布,令人惊悸不安。还有雪天的云,见之心犹铅一样沉重。但无论是哪一种云,都能让人心随云动,情随云浮,在春天明净馨香,在夏天流动奔放,在秋天高远疏朗,在冬天寂寥空旷。
在我的记忆里,观云是一种欣赏,云卷云舒,投射许多人生百态,世态炎凉。观云需要一种恬静的心境,万籁无声,一边感受脉搏跳动,倾听吱吱虫鸣,一边仰脸观云走云消,霞起霞落,如听潺潺流水一样惬意。
观云也是一种消遣,是以一种观赏的心境打发无奈的时光。在儿时爷爷奶奶去世、父亲精神分裂的岁月里,全家生活在悲怆的气氛中,我被伤心欲绝的母亲留下来干家务,每当兄弟们都上学去的时候,我就一个人守着诺大的宅子,寂寞失落,只有去听鸟叫虫鸣,看花开花落,观行云流水,惟有让心灵在田野上奔走,在天空中飘荡,在太阳坠落的地方放飞梦想,才能消减那份惆怅、无奈和辛酸。
云让我对诗产生了浓厚兴趣,因为观云与读诗都有品茗山泉时那种彻心彻肺的清爽。因此,我观云时想读诗,读诗的时候也总会想起云。对庄子的“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李白的“云想花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杜审言的“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苏轼的“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还有张养浩的“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等,都熟于心,每每读来心静如谷,幽幽飘然,仿佛心绪沾露,舒畅平滑却也有几分怅茫。
故乡的云是我永久的记忆,也是永远的伤痛。它让我记住了童年的许多辛酸往事,也让我记住了许多童贞故事,那无数的云犹如那清浅的河水、飘飞的柳絮、粉红的蔷薇、晶莹的露珠,镌刻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成为我永久的珍藏。在岁月流走的间隙里,我还会时时想起,想起时,心中总会漾起别样的滋味。
声明:不经过本人同意,不得转载!
竭诚推荐:
诗歌:暮雨萧萧
散文:那个曾给我预言的女人去了
诗歌:叶子落了
散文:三月桃花祭
诗歌:清明祭
诗歌:奥运是什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