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有爱我们都是乞讨者

(2012-05-08 07:55:52)
标签:

我与社会

杂谈

分类: 锐观社会
助人为乐没有距离,杰森陪乞讨老太太吃薯条的举动,我想已经打开了许多中国人被冰封已久的爱心了吧!

 

 

 没有爱我们都是乞讨者

文/新锐振鸣
 
    我和杰森,并不相识。但通过今天的新闻报道,我认识了他。我从他身上,看到了曾经那个有爱的自己。
    在我10岁的那年,我是特别懂得关心别人的人。那时中国对乞讨者的管理并不是特别严格,中国街头的乞讨卖艺的人也很多,当时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那样,为什么会穿的破破烂烂的,他们的家人呢?
    有一次,在路上,我听到了一个与我童年的小女孩与他父亲之间的对话。她问:“爸爸,这些人为什么会乞讨呢?“她爸爸回答:“他们是年轻时候不好好学习,所以长大了什么也没有,就乞讨了。”这是当年,我知道那些乞讨者为什么要乞讨的唯一答案,这也促使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我以后,不想成为乞丐。
    虽然我不想成为乞丐,但是我的内心并不鄙视他们。一次,有一位乞讨的老太太,来到了当时我家所住的白下区的一个小院里(那时在南京三中对面,不过因为拆迁,那小院已经变成高档住宅或是商业区了)。她头发花白,拄着一根拐杖,但是她一直面带笑容。她熟练的,在我和奶奶的面前,抖了抖手中的钱币,我不明白她要干嘛。听着奶奶的吩咐,我去房里拿了一元钱,然后我在想,这个钱又不能吃,那个老奶奶现在一定很饿吧。于是我从自己的零食库里,拿了几包威化饼干,不好意思的,扔给了那个老太太。老太太坐了下来,吃的很开心。我奶奶也和她亲切的聊着,至于她们说的什么内容,我因为在一旁玩,也没有听见了。
    随着,我年龄的长大,每当我在大街小巷里,看到任何的乞讨者,我都会主动去帮忙。可是在我上初三的那年,我发现一件奇怪的事。那天在南京新街口新华书店前的天桥上(现在已经拆了,变成了地下通道了),我看到了,一位比我年长些的年轻人,他头低着,对着前面的一段文字,上面写着好像是出门把钱花完了,需要5元钱,坐车回家。当时我发现,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他好像隐形的一样,不被他人所发现。我想帮助他,可是我没有零钱。于是我去了书店,买了一本教辅书,换了一点零钱,正在高兴的爬到天桥上,要给他钱的时候,我发现那人不见了。我在想,他是不是已经筹到了回家的车票钱了呢?
    我的爱心在成长,我的思想也在成熟,可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也不得不多虑,我是否曾经帮错过人。上大学了,以前我们校区在浦口的时候,中央门长途汽车站是我上学、回家的必经之路。那天,我放学回家,本来可以早早的坐车子回家,可是我非要拐个弯,从中央门坐地铁去新街口玩玩,在1路车站那里,一个有气质的女人叫住了我,她的旁边有个年长一些,看起来富贵的老婆婆。她们说,到了南京,把钱丢了,想问我借4元钱去她们在南京的亲人家,我看她们的样子特别焦急,我就从破破的皮夹里(这个皮夹我现在还在用,我的同学每次都会因为这个皮夹笑话我)拿出了5元钱给她。我刚准备走的时候,她又说:“小伙子,不好意思是差10钱。   
    “我想可能是口音问题,于是就再次打开了皮夹,看了里面只有一张20元钱,我也毫不犹豫的给了她们。可是她们的要求还没有结束,她们说自己还没有吃饭,想让我给她们一些钱吃饭,我看了看皮夹,里面还有50元了。就算是好人做到底吧,我就把50元钱给了她们。之后,她们向我要了电话号码,说回家以后给我充话费,我也欣然接受了。
    那天,走在中央门的地铁口,我知道我遭遇了城市里的新乞丐,她们不再以脏兮兮的样子见人,而是打扮的非常有气质,非常潮,不过她们失去了真诚的一面。此后,我的手机一直很安静。
    短短的2年时间里,城市里的乞讨者越来越多,我很想帮助他们,但是我真的难分真假。常去新街口的人,一定知道在莱迪广场门口,常有个断腿的年轻乞讨者,常年在那里乞讨,无论夏天、还是冬天,他都光着膀子,在那边趴着行走。很多人都给了他帮助。但是大家也许还不知道他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当人潮不再拥挤的时候,你会发现他能直立的,站在新百后面的角落里,有时候吹着冷气,有时候冷的直哆嗦的搓着手。从那天起,我知道这是职业乞丐。
    从那以后,我很少再从口袋里掏钱去帮助这些乞丐了。但是令我感到心酸的一幕还是出现了。那天,我走出了我的学校,去和华仔(我的同学)到对面买水果和手抓饼,我看到一个乞讨的老爷爷,在大热天还穿着厚厚的破布衣。他下意识的在我面前伸出了手,可是我却装作视而不见,他沮丧的走了,无助的走了一家又一家。看到老人离去的背影,我摸了摸口袋,心里满是心酸。

 

没有爱我们都是乞讨者

 

    我都么想再次拾回儿时拥有的善心,可是却没有一人能打开我的心结。时至今日,在网络的新闻报道中,我看到一位与我虽国籍不同,但同处南京的,美国留学生杰森的故事后,我感到我的内心也变得温暖。一个穿着普通的美国人,一个在83岁乞讨老太太眼下的“不是有钱人”,也会和老太太在地上坐着,吃着薯条,这画面似乎让我找到了童年的感觉。我太感谢这个来自美国,现在就读于南京大学的,大学生啊!
    如今当我再次拾回儿时的善心时,我发现如今城市里的乞讨者,越来越少了。我很希望,是人们的生活都变好了。但再看到一个个穿着破旧衣服的乞讨爷爷或是奶奶出现在我的面前时,我是那么的心酸。原来,是那些职业乞讨者,弄走了老百姓的善心。她们在城市里无路可讨,可是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却因此丢掉了唯一的爱心支点。
    我发现,当我们在拒绝乞讨时,我们已经丢去了爱心,当我们再次想拾回,那颗心,找回那种助人为乐的感觉时,是多么的难。我开始为自己的良心而乞讨,你呢?
 
注:原创作品、期待共鸣、转载请注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