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小运营商夯实专向市场,实现电信竞争的有效性

(2006-12-20 00:26:00)
标签:

杂谈

 

中小运营商夯实专向市场

实现电信竞争的有效性

 

    今天到中国铁通集团访谈,时间虽然不长,但感触颇多。

       对铁通,我知之甚少,象许多人一样,我们以往在谈论中国电信业竞争格局时,大多只论四大运营商,而忽略了铁通和卫通这两个小弟弟。现在看来,这是传统思维方式的一种惯性,即:对市场格局的划分,是按简单的加减法确定的。但是,在新经济时代,特别是在传统电信业进入ICT和通信信息化时代后,对公司地位的理解应不再是资产的算数标准,而是增长的边际标准。

      铁通也好,卫通也好,目前还都未能以边际标准的形态和增长业绩出现在竞争市场中,因此让人忽视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今天判定电信市场格局,已不再是以大小论英雄的时代,小业务、大市场;小服务、高收益;专业化市场、局部垄断;差异化服务,领域性突进等,正在成为全新的大、中、小公司间的竞争模式。

      今天,铁通集团董事长赵吉斌对我讲的一段话很值得业内深思,他说:“铁通以前过于追求规模,想做大,铺了很多的光纤,但市场并没占领下来,这说明一个新进入者,盲目求规模未必是好事,新公司,特别是相对于那些处在垄断地位的大公司,你要生存和发展,还是要搞专业化的定向服务,要搞差异化服务。”李总的话很直白,也很现实。事实上,四两拨千斤绝不是靠着力量的博弈,而是靠某一个点压强的集聚。

      记得2000年帮卫通做规划战略时,也遇到同样的问题,当时卫通希望天网、地网、传统网、IP网并进,甚至谋求全业务模式,严重分散了“公司以转发器出租及卫星地面业务实施专业化服务”的主营业务架构,导致后来主辅业务均缺少竞争特质。

      在电信业转型期,铁通、卫通似乎都已认识到这个问题,都提出了挖掘优势资源,在熟悉的领地建立特有服务市场的规划,比如,铁路沿线的IPTV及宽带接入,运输路途中的通信服务、家庭宽带、车载宽带等。

      我认为,铁通在资源辖区内主攻FTTH、FTTB、FTTC更有条件,特别是将WIFI、WIMAX配套使用于最后一公里的接入上,会明显提高投资优势。

      当然,体制障碍不解决,专业化和差异化都只是空谈。

      我建议有关部门对中小电信运营商发展专业、专向、专用通信服务给予更大余地的非对称管制,力争通过强化局部的竞争,推动整体竞争市场的发展。

 

      最后,我同样建议铁通、卫通要尽快强化以下方面的改革: 

      第一,我认为铁通在制定发展战略和产业规划中,要率先理顺公司决策体系。

     铁通与当年的联通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即:大股东均为国有资本,均不是来自于电信业,而铁通遇到的情况比联通还要严峻,在铁通大股东的名单中,几乎没有来自于电信、软件、IT、信息等产业的资本。这在客观上导致公司资本控制体系与产业发展体系的非对称性。

     因此,要真正实现铁通的有效发展,应尽快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对大股东的行为建立一套完整的约束体系,,力争以改革试点的方式,完成铁通公司资本控制权(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国有资本授权管理,国有资本的监督机制)与公司产业规划权的有效分离。

     在严格执行七大行业必须国有控股的前提下,铁通可适度稀释国有资本,在目前电信转型和市场新业务快速衍生的有利背景下,允许国内民营资本、部分海外资本以合资、合作、参股、购股、置换等方式进入铁通,特别是进入专向业务领域,实现铁通资本结构的多元化和市场结构的最优化,此外,还应加快铁通上市的步伐。

     第二,对铁通、卫通这类中小基础电信运营商,应实施更宽松的管制政策,可考虑参考香港1997年开放基础电信市场时的相关经验。

     第三,铁通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改造必须加大力度和进度,要在机制上、观念上、管理流程上、市场组织上、人员安排上、对外合作上等彻底摆脱以往大国企的情况,否则,国家即便给予铁通再多的扶持政策,也仍是杯水车薪。

     第四,铁通要强化对新时期的战略研究,特别是对产业链、价值链、服务链的超前研究。要集思广议,要敢于创新和担当新体制的探路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