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融”什么?
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
史炜
融合大势所趋,挡不住
多种业务的同时提供,即接入的融合,是欧盟关于融合的解释。
基本判断:三网融合的技术障碍基本扫清;通信信息化的发展对三网融合的需求已如饥如渴;广电和电信都已清楚地看到,不融合,双方看得见的收益和市场都在流失;国际化大趋势下,融合已成为进一步发展的基础。阻碍融合的根本原因是体制问题。
现在搞融合,时机最好,有充分的市场条件。
服务与业务市场给融合提供了广大的平台。
三网融合“融”什么?
就三网融合的内涵来讲,所谓融合首先应是服务的融合,而不是广电与电信的市场领地的融合,甚至服务融合并不需要市场的融合;其二是网络的融合,网络资源的互补、互通、互利和以融合的方式达到网络利用和传输能力的最优、最大化,而不是网络资源的互相占有;三是业务发展的融合,广电、电信面对新的业务,能协调技术与网络的组合建设,业务融合是创新而不是互相替代。
融合的障碍
对于三网融合的障碍,所谓体制上的障碍其实更多的是观念和心理上的障碍。要突破障碍,不能等体制突破,而是要自下而上地进行业务合作的突破。
如何突破障碍
要实现融合,广电与电信应坐下来共同对未来市场进行一次中长期的判断。在今年ITU展会上,ICT成为明年可能的主体,在今年光通会上,湖北省东湖开发区与建设部数字家庭专家委员会共同发起建立FTTH产业联盟,因此,在宽带更大范围的家庭化、集群化的背景下,新业务的触角越来越多,新的产业链正处在形成阶段,广电与电信因在业务创新与延伸时代,共同打造新的价值链。
十一五期间,传统的电信运营业正在被通信信息化所替代,通信信息化的核心操作手段,首先就是两网的融合。我想,等政策和体制的设计到完成,市场早就没有了。因此,现在广电与电信的业务合作、服务融合是最直接的突破口。
具体讲,可以在IPTV、手机电视、家庭宽带上寻求具体的合作,寻求建立新的运营模式,探讨新的价值链关系。
监管问题的判断
再一点,在监管上要强化分类管理,至少在未来十年,强有力的监管是至关重要的大问题。在互动式的网络体系下,监管是一个国家安全问题,目前,博客、BBS已存在严重的网络安全问题,下一步,IPTV、手机电视将存在更多的问题。
但是,监管与网络安全不是阻碍融合的原因,融合事实上是解决监管和安全的最重要手段。中国移动在朝阳建设的安全中心,中国电信这两年在网络安全上的投入都是非常庞大的。现在的问题,网络安全各管一段,盲区在所难免,只有融合,才能将各类信息业务与服务的网络信息管理纳入同一的体系,才能最有效地控制不安定信息的传播。
现存的监管是有缺陷的,国际成熟的经验造就有,比如,如何使独立的监管机构与中国体制格局相协调。
电信的信息安全和信息垃圾已很严重,所以广电应防患于未然。
在三网融合情况下,网络安全,在技术上需要电信、广电、软件公司共同建立,比如,基于2G时代的OSS我国已很成熟,但基于3G的OSS管理在技术体系、技术标准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头绪,所以,所谓监管,应是技术手段的完备在前,监管体制的监理居中,部分开放式的政策在后。
几点探讨,不对之处请批判:
1、在融合之前,广电系统如何建立自身的市场价值体系;
2、广电系统如何引入新经济的思想和操作手段
3、如何确定广电的利润体系
4、广电系统业务的细分:不可动的、可动的、可小动的、可大动的、坚不可摧不能融合的、适度融合的、全面融合的。完成市场细分,对战略投资人的进入,电信规划的调整,都是一个必需的前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