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关于“自白”的合唱(二)』
(2012-12-03 23:33:40)
标签:
课题情感感悟叶叶集张晓风 |
分类: 教学反思 |
下午两点半。我校2012年广东省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系列教研活动之散文阅读教学课,由我区名师杜老师执教。文本:许士林的自白。作者:张晓风。我们的孩子,都在座下。
**************
课题组的杜老师和小林老师都是很感性的人。她们对文字有着炽热的爱、直接的表达。早在这节课之前,小林老师写了一篇情深意重、辞彩句丽的读书随笔。今天,在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我们一起分享了这篇文章:
不绝的爱恋
——读《许仕林的独白》随想
循着许仕林的足印,又一次梦回西湖,雷峰塔里,我顿成白娘娘。
沿着血脉的来路,你走了十八年,我走了一千年。在牧童救下我的那一刻,我恋上了这个恩怨纠缠里凄绝美绝的人世,誓愿抵上千年的修持换取一生的情痴。烟雨西湖,伞下的片刻是一世的芳馨,我爱,我爱春的娇花夏的晴岚秋的皓月冬的莹雪,我爱恋着人世的一切美好,便被世间一切美好深深地爱恋。我的生命因为爱恋而美丽,因为被爱而绝艳绽放。我行走在人世间的足迹,要把一抹最清丽的芳芬漫撒,我济世救人,把我的善布施人间,只因我太爱太爱这个世间。
我的痴是我的傻,我的痴傻终于招惹了尘世的嫉妒。人们哪,只许你们自己修仙修道,却有千规万则不许我苦修成人,不准我好好地深爱一场人世。我早有预知,我的人间痴恋不过是一场人世幻梦。好梦做着做着终要醒来,在我窥见人间的第一眼繁花盛开时,已将你深深地埋种;在我踏上西湖柳岸的那一瞬清芳里,已将你茁茁地萌发,我的傲是我的骨,我的爱是我的血,用我骨血揉成的男孩——我的儿,我的仕林儿,用你我这份血脉的牵连去延续这份不绝的爱恋吧。
今日,你的马蹄声,声声律动着我脉跳的节奏,我紧贴塔壁听;我窥住窗缝看,你的马踢起的清尘,迷漫着十八年的前尘往事,往事落下,你重溯着断了的脐带向着塔前泅来,犹如当初你十月胎卧在娘的怀,娘的身上依然颤动着你当年的胎动,你的一声嘶喊——娘!如你来到人世间的第一声婴啼,一直响彻着人间的至情,我要如何再一次揽你入怀啊?你嗑下的额血在我心底绽成一朵永开不败的花,在春去秋来斗转星移的流转里,你是我初绽的诗篇,一如最初,吟咏着旷久不变的情怀:在夕照的雷峰塔下,在月印的三潭里,在南屏的钟声里,在平湖的秋月里,在残雪的断桥上,在苏堤的春晓里,在……你在,我就在。你是我的眼,为我,看遍每一季花开花落的历史;你是我的耳,为我,聆听每一场莺鸣燕语的吟哦;你是我的手,为我,拂过每一阵柳风荷露的爱抚。今日,就算你红袍着身,也从来是我的那个最初的通红的赤子,从此,我的生命在你的生命里绵延不息地将这片天地深深地深深地爱恋。
*************
上好这节课,有几个困难:
1.没有我们常用的教参可供参考。
2.在感悟论的阅读视野里,文本的意义来源有两个:一个是文本自身,另一个是读者已有的认知和经验。如何从七年级学生现有的认知层面讲这一课,有一个深入浅出的难题需要解决。
杜老师从“情”的角度讲这篇文章,感知情感、品味情感、领悟情感。因而,整个课堂前半部分模糊而饱满,后半部分激昂而清晰,学生和听课老师沉浸在文学、人文的美感中——这就是感悟教学“熏陶感染”的效果。关于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的功效,此前我们曾申报课题研究。作为省“十一五”规划课题,已经圆满结题。
今天的这节课,是我校2012年广东省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的实验课。新课题致力于借力现代化信息技术,建设初中新阅读课程。相关的研究工作已开始实施。
下午评课的时候,我有事走开,不知别人如何评价。我个人认为,这节课,有几个亮点:
1.解读的角度和层次定位恰当。抓住“情”,摈弃从“理”的角度剖析。注重感知。
2.重点突出。抓住“湖”“雨”“合钵”三个部分,提炼主要内容。
3.延伸拓展的问题设计精巧,自然导出对主旨的感悟。问题:请想象许士林十八年来在做什么?教师归纳:忍是为了吐。肩膀要坚强,才能扛住所有的责任。未能气候之前必须先能忍,能熬。学着做一个坚定、刚强的人。幻灯片演示:因文悟道:①感恩和珍惜亲情;②强大自己,担当责任。
4.关于如何看待神话传说的解说。
*************
作为一个母亲,我感谢杜老师对我孩儿的教育。“我是我父之子”“我是我母之子”这样的表达,儿子会用来鼓舞自己。我深深知道,在每个人的生命旅途里,能遇上一位好老师,是莫大的幸运。
作为一个同事,我也要感谢学校领导、杜老师、小林老师、吴老师、黄老师,你们给了我一个涂鸦蓝图的机会,让我在这样的边缘地带硬是播下一个种子,并相信我们会让它发芽开花。谢谢你们!
阅读之于人生,真的重要。但愿这一批小孩,能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汲取丰富的精神粮食,茁壮自己。相信,这样的读书经历,必定会是他们的人生更加美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