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碗米饭的故事

标签:
米饭的故事楷体gb2312瓶子水知道答案叶叶集杂谈 |
分类: 读书笔记 |
三碗米饭的故事
某次在一个讲座上听到“三碗米饭的故事”,主角是小学生,觉得很有意思,今晚上网搜索,看到原版的,来自江本胜博士《水知道答案》。摘录如下:
我曾经在我负责的杂志上,让读者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在两个瓶子里装上米饭,每天对其中的一个瓶子不断说"谢谢",对另一个瓶子则每天不断地说"浑蛋",一个月后,看看它们都会发生一些什么样的变化。于是,不少小学生们每天放学后便开始和两个瓶子里的米饭说话。
过了一个月后,"谢谢"瓶子里的米饭呈现出一种发酵似的样子;而"浑蛋"瓶子里的米饭,则腐臭变黑了。
我在数年前出版的水结晶摄影集里介绍了这个实验,结果全国几百个家庭也做了同样的实验。每个家庭都得出了相同的结果,但是其中有一个家庭尝试着做了与别人不尽相同的实验。
这个家庭除了分别对两个瓶中的米饭说"谢谢"与"浑蛋"外,还另外准备了一个放进了米饭的瓶子,但是既不贴标签,也不和它说一句话。总之就是对它置之不理。
结果如何呢?对它置之不理的那个瓶子里的米饭,甚至比骂它"浑蛋"的米饭还更快地腐烂了。这个实验被很多人重复了很多次,也都得到了相同的结果。也就是说,对它置之不理比鄙视它伤害更大。
这个实验,我没有做过,不知道可信度到底多大。如果是真的,这个故事,一方面可以用来论证外在评价对一个人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明人际关系的一些道理。
人与人之间,很恶劣的关系是熟视无睹,相见如同陌路,甚至是低头绕过,扭头折回。顾城曾说过“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 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在这里,咫尺大于天涯;网上又流传这么一句“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不知道,你为什么不说呢?
拒绝言说——关闭沟通——搁置——漠视存在,实际上是对对方的彻底否定,对关系联结的斩截。所以,有一次,群里讨论什么是对学生对最严厉有效的处罚,我回答“不理他。”有个年轻教师问“就是当他透明?”
当存在这个事实被至亲的人否定、被生活在同一个空间里的众人否定的时候,那是一件特别痛苦的事情。每一个有血肉的生物,都需要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与外在的联结,建立各种关系。曾看到一部电影,一个关闭多时的犯人请求给他送饭的人,将手伸过来给他握一下。这种触感用以证明生命的存在。曾看到过一则关于霍金的报道,当人们问他,他的妻子是不是常殴打他时,他回答“任何关系都比没有关系好。”
漠视是很大的伤害,米饭尚能感受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