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莞:楼价回归理性,开发商更需“理性”

(2008-03-06 16:06:36)
标签:

房产

感悟随笔

其他频道

东莞

房价

理性

东莞:楼价回归理性,开发商更需“理性”
 
东莞楼价回归理性已成定局。理性楼价事实上是两个层面的意义,其一,楼价真正反映产品的实际价值,开发商的利益也要有一定的保证;其二,楼价真正贴近消费者的心理价格,消费者议价有了客观的尊重。说到底就是供求双方都在利益诉求平衡,不偏不移。
 
作为开发商而言,在楼价回归理性当中担当什么角色是显而易见的。非理性楼价就是和上述两点相背离,价格远离价值支撑,真正有刚性需求的消费在价格面前毫无议价可言,这样的房价肯定有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最重要的一方就是开发商了。这几天我们看到开发商解决这一问题的手段就是“降价”,这一点是没错的,这也是当前最容易想到的办法,也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但乔启军认为,开发商可以想得更深入一些,更“理性”一些。
 
消费者的心理价格是不是揣测的,是要研究的
 
每个人都想用最少的钱买最心怡的房子,这一点是无可厚非的,但谁也都知到“白金”比“黄金”贵。其实在他们心中合适自己是重要的理由,在购买诱因当中,如果有一点真正打动了他们,价格可能就是次要的了,尽管他们还想用最少的成本得到。消费者的心理价格是不是揣测的,再低的房价都是接受的,关健是要研究清楚他们真实购买力。
 
消费者真实购买力是根本依据
 
我一直都认为想卖房子的人永远都不缺,缺的是能买得起房子的人。楼价高了买不起的人当然有,楼价就是再降,买不起房的还是买不起。现在就是要争取处在这两者之间的人群,楼价高了买不起,“降”一下就可以买了,这些才是很多对楼价高“怨声”最多的群体。有人在网上骂我,说乔启军谈东莞楼价不再降是别有用心,其实他们想错了,我也是其中之一,我只是很客观地说了几句公道话而已。消费者真实购买力确实是每个开发商有弄明白的,这样才能做更适合他们购买力的房子来。
 
“降价”更多的是市场行为,因市而生,开发商念“难念的经”要用情感
 
开发商和消费者各自代表利益的两个对立面,此削彼长,永远都是矛盾的,楼价是这两个利益对话的基本方式。事实上两者的利益的“礼让”或许能找到解决的途径,包容有时意味着一些利益的失去,但却不会有“人心慌慌”的房地产市场的被动,开发商要和消作富有晴感的沟通,这包括所有买买房的人,同时也包括已经买过房的人。
 
“降价”可以分几步,“一步到位”一定不是最好选择
 
原因很简单,一步到位的“降价”容易早成调节过度,消费者对产品价值产生置疑,更觉得开发商利益空间太大,增强了他们的观望心理,这对“降价后市”的房地产市场会有影响,以至因此楼市“雪崩”也未可知。事实上楼市“雪崩”无论是对消费者,还是开发商都绝对不利,特别是那些已买了房的消费者,“负”资产的他们不怨开发商又怨谁?而对于没有买房的,即便买到了很便宜的房子,它的品质又怎能保证?因此,一步到位的“降价”,开发商则如同自己给自己点上了“炸药”导火索。
 
不要为“降价”带来热销的表象迷惑,“房价门”对房地产市场来说是副面的
 
房地产的“房价门”对房地产市场来说是副面的。到目前为止,东莞房地产市场的上空还是“阴云密布”、处处凶险。我一直都是看好东莞的房地产市场的(详见《为什么东莞或成就一个中国房地产的传奇》2008年2月25日文)。实际上开发商要从全局上思量房地产市的走势,东莞楼市是一定要扶的,毕竟是开发商特别是本土开发商生存的基壤。“房价门”直接副作用是对东莞这座城市价值的置疑,东莞的发展需要更多人对其城市价值的认同,楼市的繁荣应该说是必须的。
 
“降价促销“的必要性远小于“产品品质”的坚持
 
楼市回归理性,产品的“价值性”是“价格性”的前提。从长远来看,在其他因素对等的情形下,用心打造产品品质才是开发商要做的重点。“好东西总是要买个好价钱”这一最浅显的道理是永远说得通的,理性的开发商要更多的是把产品做好,让消费者有理性的“价值”认同,而不是琢磨消费者口袋的钱,就不会限入“房价门”的怪圈,可以一改暂时的“颓势”,走出困境。
 
乔启军有诗云:“青山知秋面色黄,绿水浑浊是潮涨,忽如一夜春风至,青者犹青绿往常,等闲识得旧时路,披星戴月寻落芳,好雨总怨人勤早,洒得各枝花各香”。
 
以上纯纯属个人观点。(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