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军师隆中对三国志谋略刘备蜀国文化 |
分类: 杂拌 |
诸葛亮和刘备的代沟
刘备拥有了诸葛亮之后,也等于得到了一个替他挡掉所有道德风险的盾牌,等于是诸葛
亮所做所设计的计策,刘备豁免掉被做道德批评的处境,例如刘表要给刘备荆州的时候,诸
葛亮扮演撒旦的角色,把魔鬼的讯息不断地灌输出来,刘备始终是不愿做这阴谋的事情,所
以如果刘备做了一些道德上的错事,那都是诸葛亮搞出来的。这是罗贯中高明的地方,他替
刘备留下了一片净土,他不用接受那些龌龊的建议,只要一以贯之地展现他的人道精神。所
以他不要刘表给他的荆州,因为他不想趁人之危,但事实上如果给他足够的台阶下他就会接
受。
另外,罗贯中还给了诸葛亮一个非常大的成绩单,他是第一个喊出三分天下的人,这表
示他是一个很好的时势观察家,他可以看到自己的集团生存的空间在哪里。他从在床上到死
之年,都一直努力在执行三分天下的目标,这是吓死人的市场规划,他不会贪心地像曹操一
样要一统天下,所以应该把他当成最好的经理人才,他自己不想当老板,可是却能替老板找
到生存的方法。其它的人都没有想到这件事,像夹在曹操与刘备之间的东吴集团,都没人为
东吴想过他们要扮演什么角色,一下子倒向刘备、一下子倒向曹操,只是靠着祖宗留下来的
基业混吃等死的集团。
诸葛亮接刘备的军师时才二十七岁,而且他当了军师之后也一直没有过什么好日子,因
为一接下来就在一个很危急的状态下,在当时刘备已经五十几岁,关羽和张飞也都在四十几
岁的年纪,这若是以现在的社会资历来看的话,诸葛亮大概是当完兵刚退伍回来两、三年的
年轻人,因为他也没什么社会经历,有的只是在家里读书、耕种。而那三个兄弟已经打了很
多仗,从河北一直打打到山东,一边打一边逃地逃到荆州,所以在人生的阅历上和种种的文
化上,他们都非常瞧不起这位在家里读书的诸葛亮。他们的第一次合作就在那么紧急的情况
下,这就延伸出相当多不同的文化融合的问题,再加上他们一开始并没有很多时间去好好地
沟通和相处,所以刘备去拜访诸葛亮三次并不是去谈薪水、谈原则、谈方向,刘备是佩服他
的才气,而不是佩服他的理念,所以后来刘备完全不承认他们当初在隆中对说的一切,诸葛
亮以为隆中对是个契约,但刘备根本就只是为了得到诸葛亮。所以这里发现了许多的断层,
在领导、年龄的断层,因为诸葛亮当军师,一定会领导关羽和张飞,但这些人都已经可以当
他叔叔、伯伯了,所以关羽和张飞当然无法对二十几岁的人服气。
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所做的都是险招,固然是逃命没有办法,可是又用水淹、又用火烧,
然后也特别讨好地把要用水淹、火烧的地方都让给关羽和张飞,要让他们觉得很爽,才会对
他产生佩服。固然后来他们真的很佩服他,但这都是用谋略、技巧来服人,而不是用文化、
理想和方向,所以这两个体制融合在一起时是会有一点水土不服的,这水土不服的状况碰到
关羽和张飞也就算了,可是碰到了刘备就更明显了。虽然诸葛亮一直跟他说要拿下荆州,然
后在以此为根据地往益州去,再慢慢并吞天下。可是诸葛亮那种机器人的思考,并没有去可
虑到刘备的仁义礼智信,因为他们之前并没有好好相处的经验。诸葛亮只是一厢情愿地以为
刘备会好好听他的话,他也都做好了布局,包括把刘琦安排到江夏去,等到后来他掌握荆州
后就有明正言顺的权力。但他没想到曹操的大军来得这么快,而且在那么仓促的时候刘备竟
完全不承认诸葛亮的布局。这导致了从襄阳一路败退下来的惨状,因为就算刘备再怎么厉害,
他跟着那些老百姓一天走不到几公里,注定是很惨的。
所以在这个大灾难里,与其去怪罪曹操,还不如去怪罪这两个文化融合的不一致所造成
的。那么多死掉的人都很无辜,刘备若是没有那么强调自己的仁慈,并散发出恐惧曹操的症
候群,而诸葛亮也没有那样自信满满地相信刘备会听他的话,那他也不会设计出那么险的布
局,也不会出现跑到不能再跑时才知道刘备不肯拿下荆州。诸葛亮代表的是理性,刘备有许
多文化背景不同的考虑,从一开始就是这样,他们年纪不同、文化不同的考虑,到后来也是
如此,到张飞死掉、刘备死掉,这样的冲突一直都存在,从没有消失过。请诸葛亮出来是蜀
国的契机,也是蜀国的转变,他们会打仗的人的后面有了有谋略的军师,这是蜀国的开始;
但蜀国的灭亡也是因为这两个文化没有充分的沟通的结果。刘关张他们三人的文化是一致
的,而诸葛亮跟他们除了阵营是一致的之外,在理念上一直有一个落差,这个落差一直持续
到后来。所以诸葛亮和刘备的见面,虽然创造了蜀国,但同时也决定了蜀国将来的命运和结
局。
任赵云,因为赵云是一旦决定效忠一个人,他就不会去多想什么,叫他怎么做他就会怎么做
的人。至于,关羽和张飞则是充满情绪的人,这种人是要有人不断地去安抚他们,像刘备就
常会去安抚他们、在乎他们的心情。其实仔细想想,刘备并没有对这两个兄弟做些什么,也
没有给他们高薪,他只是让这两个人很有面子、很高兴,然后他们就会对刘备如此地服从尽
忠和卖命,对别人他们都做不到,只有对刘备而已,其实这是属于刘备独特的魅力,他可以
摸天下人不能摸头之人,把他摸得服服贴贴,连曹操这种不太让人拍马屁的人,刘备都能让
他服服贴贴的。在这方面他真的很厉害,在现代如果他当精神科医师一定能胜任愉快!
刘备的矫情
刘备曾口口声声说老婆像衣服一样,所以不要紧,但刘备的兄弟、将军却都不要命地保
护他的老婆、儿子,来展现他们对刘备的尽忠,所以这是在历史上很矛盾、很荒谬的事情,
刘备的世界中都充满了这样的矫情,赵云拚命地救他的儿子,他却要摔他的儿子;他说老婆
像衣服,但关羽却为了要保护他的老婆,而去投降曹操。这真的很怪,他越说不要紧却越有
人要保护,其实,这是因为关羽和赵云都知道老婆和儿子都很重要,这可能就是中国人不变
的法则。而真正觉得老婆、儿子不重要的是曹操,他的爸爸被陶谦的手下赵闿杀死了,但他
还是可以跟陶谦和解;儿子被张绣杀了,但他仍可以跟张绣结盟。
刘备屈服的不是道德,他真的愿意去服从的是他所看到的形势或道,所以他弱的时候就
可以弱,即使是跟人家签了约,他也可以不守约找个借口就跑了,但若是赵云或关羽就会一
直守约到死为止。所以很多人觉得刘备是遵守道德的人,事实上他绝对不是,刘备的道德比
较属于道家的,他故意柔弱,让他的手下出头,驱使他的手下去替他打仗、替他卖命,这是
他的习惯。所以或许他对诸葛亮也不是那么的真心真意,他对诸葛亮所向往的那个世界也不
是百分之百的支持,可是他会用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和谋略,让他去发挥,所以当诸葛亮跟刘
备的想法互相抵触的时候,也许刘备还是会照着他自己的想法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