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更需要另一种“鸡鸭之争”
新华网11月4日消息
“双十一”未到,天猫与京东的“猫狗大战”却已经愈演愈烈,双方大打嘴仗,交锋多个回合。3日,京东宣布向国家工商总局实名举报阿里巴巴集团扰乱电子商务市场秩序。对此,天猫今日在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回应称京东的实名举报是“鸡举报了鸭,说鸭垄断了湖面。”而京东相关负责人称,阿里的表态,始终在回避它是否强迫商家“二选一”,搞不正当竞争这个核心问题。
“双十一”已经成为电商兵家必争之地。这个由阿里巴巴率先发起的促销模式,俨然成为考量一家电商市场吸引力、运营手法、产品品类、售后服务以及供应链、物流链等综合实力的试金石。阿里巴巴和京东作为国内最大的两家电商,对此全力投入也就在情理之中。
然而,今年的“双十一”却多了几分火药味。京东指称天猫扰乱电子商务市场秩序,并为此实名举报到国家工商总局,双方之间你来我往,看似热闹,却让人担忧,这种口水战究竟能给电子商务市场和消费者带来什么?
“双十一”之所以成为电商和消费者共同认可的节日,不仅来自于价格层面的大优惠、大促销,更为重要的是,“双十一”直接到来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生态变化。
以“双十一”为节点,电子商务由此确立了“全民网购”的市场心理基础,从2009年天猫商城退出首个“双十一”开始为0.5亿元销售额;到2014年“双十一”的仅阿里巴巴一家销售额就达571亿元,京东同期三天销售额25亿元,苏宁的“双十一”整体订单也超过1000万单。可以看出,中国“双十一”正构建起全行业参与、全民消费狂欢的盛大节日,媲美西方以消费为主导的圣诞节。
而“双十一”让阿里巴巴、苏宁、京东等电商与零售巨头共同受益,让无数网店获得暴涨的成交量,更让线下供应的厂家,让数量庞大的“淘宝村”、“电商村”获得了巨大的订单量,并直接推动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大数据运用、网络安全技术的旺盛需求,从而推动着中国真正走向互联网时代的“最后一公里”。
可以说,“双十一”是互联网开放、共享、自由的最好表征之一,然而,如今京东发起的口水战,则有可能让消费者对“双十一”的真正诉求被忽略——消费者希望的是阿里京东之间的竞争,是“双十一”品质之争,从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物流速度到促销品类和形式的推陈出新,都能让消费者获得更多高性价比的回报;消费者希望阿里京东的竞争,是“双十一”文化之争,不仅让普通城市居民受益,更能惠及到农村层面。
尤其是阿里巴巴、京东今年以来都在推动“互联网下乡”战略,能不能让更多原本质量上佳却滞销的农产品,通过“双十一”直接抵达消费者手中,剥离过往太多的中间环节,让农民真正赚到钱,能否由此形成更规模化、科学化,以及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的农村经济形态,让农民摆脱“靠天吃饭”的宿命,这才是考验阿里巴巴、京东作为“互联网+”巨头能否达到其所承诺的“为十三亿国人造福”目标。
至于京东所称的天猫搞“二选一”不正当竞争,
一来有待于工商总局的后续调查取证,二来历史屡屡证明,所谓的“封杀”扛不住市场规律。苦练内功,让消费者满意才是最有效的应对之策,何必纠缠于口舌之争。
毕舸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