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重奖逝世英雄 政府就算完事了?
(2015-09-01 09:54:25)
标签:
365见义勇为儿女地方政府百万重奖 |
百万重奖逝世英雄 政府就算完事了?
8月31日,双流县召开“8.25”见义勇为先进事迹通报会,表彰奖励蒋吉东、夏红军、邱明波和陈利聪见义勇为行为。2015年8月25日,9岁小男孩周某某在双流县凤翔湖森林公园湖边玩耍时不慎跌入湖中,其阿姨夏某某在施救过程中也不慎跌入湖中。正在附近的蒋吉东、夏红军、邱明波不顾个人安危立即下湖施救,蒋吉东同志因救落水群众英勇牺牲,奖励蒋吉东人民币50万元,并给予蒋吉东同志家属生活困难补助人民币50万元(四川日报8月31日报道)。
奖励和补助见义勇为而牺牲的蒋吉东100万元,应当说开创了近年来各地见义勇为政府奖励的新纪录。这其实也体现了当地政府对于见义勇为行为的肯定,并通过重奖来倡导更多人效仿。
不过,纵观近年来地方政府对于见义勇为行为的制度呵护,似乎总停留于重奖上,还缺了一些更为重要的东西。
以此次牺牲的蒋吉东为例,他生前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我查了一下,蒋吉东已经结婚,有一对儿女,女儿在上大学,儿子14岁。同时,他还有年迈的母亲。
因此,蒋吉东的离去,意味着一个大家庭顶梁柱的丧失。那么,重奖100万,看似数额不小,但均摊到每个人身上也并不是很多。
更为重要的是,必须考虑到人生的复杂多变,可能会遭遇到的各种意外与风险,因此地方政府应该为其家庭设置更为周密的保障计划。
比如,在蒋吉东的母亲、妻子与儿女之间,如何分配这100万?怎样避免因为分配产生的不必要矛盾,其实地方政府可以进行事先统筹,通过协商,充分考虑到其母亲、妻子和儿女的各自情况(如母亲是否有养老金,妻子有无工作和社保)从而进行合理分配,确保每位家属都能得到对应的妥善安排。
蒋吉东的离去,对于家人来说是巨大的精神创伤。那么,除了经济资助之外,精神援助也是不可或缺的。对于年迈的蒋吉东母亲,民政部门能否联合社区,定期对其进行回访,了解其日常生活需求。也可以阻止社工、义工为老人上门服务。
而面对蒋吉东的妻儿,尤其是面对丈夫骤然离世、还要背负将儿女抚养成人重任的蒋吉东妻子,其压力可想而知。尤其是蒋吉东刚刚离开的这段特殊时期,其妻子可能会承受着难以想象的精神苦痛。因此,为其提供必要的精神支持,尤其是专业性的心理辅导,帮助她走出人生阴影,就是非常关键的。
而蒋吉东的一对儿女,同样需要精神层面的抚慰与关怀。其实是年仅14岁的小儿子,突然之间没了父亲,最需要社区、学校之间形成互动,为他可能遭遇的各种问题排忧解难,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些难关,让孩子的成长历程中,背后始终有一双可靠的大手给予支撑。
一位见义勇为的英雄离去,留下的是一个家庭亟待解决的各种精神与现实命题挑战。这不能仅仅依靠家庭个体去独自面对,更仰赖于地方政府为之提供的系统性解决方案。数据显示,每年因为见义勇为而牺牲的有100多人。所有的见义勇为者,都应获得从经济到精神的双重激励,才能确保这样的大善之举能够长久维系。因此,重奖100万固然重要,但重奖100万之后,政府还要做些什么,才是更值得探索的制度命题。
毕舸
毕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