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反对档案管理全免费
(2014-08-15 11:41:09)
标签:
档案管理档案求职者全免费履历 |
我反对档案管理全免费
从2016年1月1日起,全国都将取消档案管理费。据了解,届时档案管理费用将由国家财政统一拨款,具体的拨款方案仍在探讨中。目前,国家人社部正在进行调研,测量各地档案管理标准。标准一出,各地就会根据此标准进行财政拨款(羊城晚报8月13日报道)
。
档案管理取消收费,对于把档案放在人才市场的求职者来说是减负,但未来档案管理由财政足额拨款,又会出现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档案管理吃上了财政饭,但不能继续再犯“机关病”,以前是靠坐收高额服务费维持运营,未来则不能因为财政养起来而导致服务效率下降,而是更应提升公共服务。
之前公众对于档案管理收费的质疑,不仅在于收费标准制定过程不够公开透明,而且明显偏高,更为重要的是,从许多案例来看,公众没有享受到相应的高效服务,程序繁杂,流程冗长,有时候还要看管理人员的脸色,让人有交钱受气的强烈感受。因此,令人担忧的是,准事业单位的传统人才市场是否会享受财政补贴,而大爷习气更为张扬?而档案管理改革是否就只有财政承包一条路?
必须注意到的另一个现实是,在电子化时代和人才流动化时代,纸质档案的作用逐步下降,许多企业并不需要传统的档案
,或者自建人才管理档案。企业对于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的需求改变,加上求职者频繁跳槽,于是放在人才市场的档案出现了履历材料的断档和空白,这也是出现那么多弃档现象的原因之一。
但这并不是说档案管理无足轻重,而是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只负责保存、而没有提供随时代改变,不断完善管理功能,造成了纸质档案快成了发黄的故纸堆。而企业和求职者也同时为之烦恼,企业无法核实求职者的求职档案究竟是否百分之百地真实,只能依赖于求职者的单方面口径,试错成本很高。求职者则一方面可能存在事先故意制造虚假履历档案的现象,另一方面也因为缺乏同步更新建档的材料,而出现非主观性的疏漏错误。
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的缺陷,造成国人档案真实含金里量的下降,这一负面影响甚至会波及更远。据说有些国家甚至因为怀疑部分中国公民的履历档案涉嫌造假,而对其审核程序日益严格,甚至拒不承认其简历。由此可见,档案管理与时代同步的改革刻不容缓。
因此,未来档案管理电子化应当尽快补上这一课,档案管理部门也应建立与求职者、企业更为密切的联系,实现自身档案与企业人才档案的并轨,从而确保每个人的档案内容更为完整真实,这就是人才市场提供优质服务的发展方向所在。
档案管理改革未必要全免费。档案管理收费与否,应该由市场说了算。实际上,完全可以做到基础服务免费,而类似于人才档案变动的后续调查,毕竟是需要相当投入的,则完全可以收费。档案管理部门负责调查个人档案变动情况,将真实可靠的相关信息记录在档,而提供给有需要的企业,相信企业为了招纳合格的人才,以及愿意通过档案管理的权威信用担保,增加市场竞争力的个人,都是愿意为此买单的,但前提是目前人才档案管理机构这个市场能否进一步放开,不要再走独此一家的垄断经营?就如同目前的求职市场,已经允许民间参与,越来越多有活力的民营人才招聘市场,通过提供各种市场化服务收费,也照样受到广大企业和求职者欢迎,活得有滋有味。这也证明了放开才有活力,才有竞争,收费不是问题,问题收费收得物有所值。人才档案管理服务市场也不应该死水一潭,而是通过开放和竞争,建设多元化的人才档案管理机构
。而唯有如此,百花齐放的档案管理市场,才能真正为公众提供性价比越来越高的档案管理服务。届时,档案管理机构可能有免费的,有收费的,就看市场自身的选择和优胜劣汰了。
毕舸
毕舸
前一篇:警惕官员复出的“两个舆论场”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