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再让老人精神裸奔了

(2014-07-10 16:14:35)

 别再让老人精神裸奔了
    广场舞大妈“转行”,徐州每晚万人暴走.不过,队伍经常走上机动车道,警方专门设置警务服务站,提醒遵守交通法规(现代快报7月10日报道) 。
    当越来越多年轻人对于广场舞大妈啧有烦言时,似乎也没有换位思考,感受广场舞大妈们的不得已之处。许多大妈来自农村,习惯了在空旷的空间活动,在城市中无处寻觅如此大的自由空间,于是只能选择广场翩翩起舞。尤其是随着社会流动化趋势加快,老人们随子女到异地生活,身处陌生人社会,子女因工作繁忙无法陪伴,于是老人们通过集体广场舞打发时间,也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找到“组织”了,恐怕是很多老人钟情广场舞的最大原因。
   还有一个在之前讨论中被忽视的因素,是现代人普遍对养生更为看重。老人们希望夕阳红的时间更为长久,各种眼花缭乱的保健品显然不能当药吃,于是通过广场舞锻炼身体,愉悦身心,也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而当广场舞大妈“转行”万人暴走,依然是这一精神保暖模式的复制。老人们把街道变成了健身房,在呼啸行走中寻找大汗淋漓的乐趣,既满足了健身需求,更避开了之前因为广场舞激化的矛盾。但冲突的舆论场显然要从广场转移到街头,当上万大妈在街头暴走,开车的年轻人又因为堵塞而抱怨。
   你当然可以责怪老人的现代文明意识缺乏,只顾着自己乐而忽视了年轻人的起居需求,这首先是两种不同价值观的碰撞,年轻人越来越接受有关安静和个人空间的城市文明理念,诺大的城市因此被他们切分为无数更趋向于隐私化的个体小空间,邻里不相往来,只需在移动互联网的虚拟空间寻找朋友。
   然而老人们绝不是这样,他们是接受了集体精神洗礼的一代。从小学开始的课间操,就培养出了通过统一行动仪式来获得精神大同的儿时体验。老人们的广场舞其实就是课间操的老年变形记。
   所以,公共空间逼仄让老人们之前伴着大喇叭跳广场舞,接着在街头集体穿行,这其实都是精神暴走。老人们希望获得足够的公共空间,可以获得更多同龄人的晚年相伴。
   年轻人与老人之间必须互相体谅,达成妥协。年轻人应当想一想,面对这些父辈,在自己因为工作原因无法常伴的情况下,难道不应当给与他们更多的宽容和支持,就让他们跳几支舞蹈,在街头走一走。就像为父母购买价格昂贵而效果不知几何的保健品,这同样也是年轻人对老人表达孝顺的途径。
   而政府则应为老人提供更多公共空间。随着经济发展,城市体日益高楼林立,豪华气派,然而提供给老人的公共活动空间能有多少?社区的户外健身设施足够吗?能够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为爱好广场舞的老人划出一些场地吗?能否组织一些老人在专设绿道集体行走活动?在提供更多服务的同时,再轻声提醒老人们活动时候多一些注意,不要给他人造成太多影响。将心比心,感受到年轻人和政府诚意的老人们,肯定会自觉地将喇叭声音调到非噪音状态,行走时不会随意干扰正常交通。
   提供更多公共空间让老人不再精神暴走,这是社会应当努力为老人们辟出的养老乐园。还是记住那句话,我们每个人终将老去,今天我们愿意为老人做到些什么,明天社会就会回馈给我们什么。
毕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