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安全需要更紧密的社会合作(刊于7月8日燕赵都市报 )
(2014-07-09 16:18:16)公交安全需要更紧密的社会合作
令人遗憾的是,正如专家所指出的,尽管早在前几年就有人提出借鉴国外的经验,但时至今日还停留在设想层面。这或许涉及到相关设施改造升级所需的成本投入不菲。但为了对每个乘客的人身安全负责,这一硬件投入是必须而刻不容缓的。政府应当将公交安全硬件升级作为重点工程,纳入到政府公共投入的未来预算中。
同时,每个公民都应自觉学习各种安全突发事故下的自救技能,这是无形却又更为重要的安全软件。这首先来自于政府在全民安全技能培训上的更多作为。早在2009年,杭州就举办了“珍爱生命、自防自救”为主题的公交车应急处置演练。而这一面向全民的公交车应急处置演练是否达到了常态化,应急处置演练能否更加贴近民众,提供更容易被接受的培训方式,在公交车日常运行中,能否提供更多的安全技能培训宣传片,在潜移默化中让市民更加熟悉相关知识和技能,都是全民安全技能培训体系应当去不断推动的建设方向。这也不仅是杭州一地、而是全国各个地区都应去思索的命题。
据报道,作为事件的亲历者,顾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当时在车上一直有闻到一股松香水味道,她儿子还亲眼看到嫌犯从包里拿出一罐液体。目睹危险苗头而没有及时向司机报警,就从一个侧面证明了部分民众,还缺乏足够的防范和警觉意识,或者在潜意识中,还是习惯于被动等待他人来保护自己的安全,而不是主动成为安全防范的一份子。
毕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