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三亚发红包”也要理性围观

(2014-05-09 11:39:47)
标签:

杂谈

对“三亚发红包”也要理性围观
   人民网三亚频道5月5日电 5月5日,记者从三亚市财政局获悉,三亚市2014年上半年物价补贴发放工作今天启动,符合条件的居民每人将一次性获得360元补贴资金。据悉,本次补贴对象是具有三亚本地户籍的城乡居民,以及2013年11月-2014年4月间连续6个月以上(含6个月)参加三亚市从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的非本地户籍的在职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
   相比于前几年港澳向居民派发红包,内地城市向居民派发红包并不多见,之前仅仅有广东东莞向户籍居民派发红包,而此次三亚向包括非户籍人口派发红包的举动可谓更进了一步,所以可谓当地领到红包的居民皆大欢喜,而全国其他地区的围观者羡慕嫉妒恨。
    三亚派发红包属于典型的“广撒网”,而不象广东东莞主要针对低收入群体派发红包。当然,对于政府向民众派发红包,也必须具备多项条件。首先是政府具备“发红包”的经济实力,毕竟动辄数亿的金额,对于许多经济欠发达地区,你能想象连正常工资发放都困难,还有财政余额发放红包吗?因此政府向居民发红包,必须遵循“有度”的原则,不能打肿脸充胖子盲目效仿,甚至干出举债发红包作秀的蠢事。
   而政府发放红包,理应事先纳入财政预算,其发放数额、范围都应全民公开,毕竟政府财政一分一厘皆来自纳税人,理应征询民意,并交由人大审议通过。在发放过程中,如何避免冒领、漏领事件,也需要政府建立完善的过程和结果监管体系,避免好事变成坏事。
   政府发放红包,更应事后进行整体效果评估,比如三亚发放红包,对领到补贴的户籍与非户籍居民,其生活改善效果如何?对于那些此次没有列入红包发放的非户籍居民,下次是否也应纳入到红包发放对象,比如进一步放宽非户籍居民社保缴纳年限?这种一视同仁不分贫富的全民发放,与东莞主要针对低收入者的选择性发放,究竟哪种模式更合理,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政府通过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检讨机制,共同探讨发红包的得与失。
   对于直接向居民发放红包,不少学者对此也存在争议。发红包本身到底是锦上添花还是雪中送炭,由于包括港澳在内,采用此模式的地区还属于探索阶段,因此不宜一棒子打死。比如发放红包的直接补贴,与减免税费的间接补贴相比,各有各的好处与弊端。直接补贴看得见,摸得着,更容易提振人气,操作和管理上也要简便些。间接补贴程序更为复杂,但也许针对性更强。当然未来的发放红包方式可以更为多元,除了直接发放现金外,也可以采用减免等额费用等途径,供民众来选择。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发红包总比不发好,多几百元红包总比零红包好。但对于政府来说,红包毕竟不是凭空掉下来的,而实际上是公共财政支出,那么如何在公平与效率上达成平衡,如何在保障不同人群的红包诉求、刺激经济发展等层面达成更好的效果,需要的是更广泛地征求社会民意、决策和执行程序更为公开透明、事后评估机制不能少,如此才能确保发红包能够取得最佳效果。
毕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