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认知与实践

(2023-10-19 10:37:18)
标签:

文化

分类: 随思偶得
*2023.10.19关于认知和实践
     意识是认知的综合,认知或基于感官经验,或基于理性推理,(或基于教授,本处不讨论),后者的起初基于抽象思维(离不开概念的发现),继之以概念创新和逻辑推理,得出新的定理,实践检验定理通过,定理向下得着证实,这是理性思维的工作原理(常识),不要前边的工作,直接向人要第三个结果,是思维颠倒。
      从中国哲学史(思想史)看,中国早期有初步的抽象思维,如关于阴阳五行的抽象,这些思维与泰勒斯、德谟克里特等早期的希腊哲学家相仿,试图建构起完整的宇宙论,科学未能在到中国发生正在于中国人泥古不化,崇古不改、不进,缺乏进一步的概念发现及基于概念的理性推导,过快滑入所谓“实用理性”的泥淖。希腊从苏格拉底、柏拉图理念、概念不断提出新发现,概念发现、创新不断,到亚里士多德而蔚为大观,为后来科学建设奠定了概念和思维方法的基础。这大约就是科学发生于西方而没有发生于中国的原因。
认知和生命、建设的关系极大,可谓个体、组织立命、结果之开端,正如概念是思维的开端一样。
     对于文明、文化之树而言,认知如同种子,是基因图谱,将来的果子如何在乎起初之认知、思维(与教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