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哲夫专栏】发人深思的时代剪辑(文字原创多图)

(2009-05-21 16:36:02)
标签:

《父亲》

油画

哲夫

罗中立

中国

杂谈

 【哲夫专栏】发人深思的时代剪辑(文字原创多图)

罗中立和另一个时代的父亲

 

发人深思的时代的剪辑

哲夫 

 

【哲夫专栏】发人深思的时代剪辑(文字原创多图)

为了生存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顽强地砍树

 

【哲夫专栏】发人深思的时代剪辑(文字原创多图)

不能防患于未然我们总是在网破之后补破网

 

每次看到罗中立先生在八十年代创作的油画作品《父亲》就觉得心悸,就想大声地反驳那些希望罗中立先生再创作几幅《父亲》这样作品的好心人,他们不无遗憾也不无道理地表示惋惜和感慨说:“今日的罗中立出有宝马香车,入有洋房别墅。整个美术界的富贵程度也与当年的窘困有天壤之别。但中国的美术创作为何难有当年那样的震撼人心之作?难道梵高们只有在贫穷困窘中才能成就一代艺术大师?难道物质的丰饶真是艺术创作的大敌?”

 

【哲夫专栏】发人深思的时代剪辑(文字原创多图)

回娘家的夫妻过不去污染的河流

 

【哲夫专栏】发人深思的时代剪辑(文字原创多图)

旷古以来人类睡眠的习惯是文明改变不了的自然的性症

 

放在之前,我也会与他们一样认为,但自从看过摄影家高家荣先生异趣同工拍摄的另一位《父亲》,我便改变了自己的看法,我会这样大声地为罗中立先生辩解说:在罗中立先生的艺术创作的年轮上,《父亲》这样超写实符号只能出现一次,时光如同生命也似流逝,一经过去历史就已经定格。如一句谚语所说:你永远不可能淌过同一条河流两次,因为河水是流动的。

 

【哲夫专栏】发人深思的时代剪辑(文字原创多图)

风雨兼程的相爱并勇而无谋地前行

 

【哲夫专栏】发人深思的时代剪辑(文字原创多图)

我们播种爱情在母亲的怀抱中抛起一道十四亿人口的生命弧线

 

1948年生于重庆的罗中立先生,毕业于四川美院油画专业,曾在比利时安特卫普美院研修部进修。自《父亲》石破天惊,罗中立先生颖脱而出之后,终其一生进行农耕。仍然不缀写实,农民始终是他笔下的主要人物,但表现手法却发生了很大变化。由超写实主义转向了抽象甚或是荒诞的超现实主义风格。其作品更加接近油画的本质,也接近了生活的本质。色彩丰富的搭配、明暗光线的运用、透视人物的把握、捕捉和浓缩瞬间的精准……不一而足。他吆喝着中华民族的大黄牛顺着人类美感的犁沟,从狭域拓荒广域,自中国走向世界、由民族而人类。

 

【哲夫专栏】发人深思的时代剪辑(文字原创多图)

先是肉与肉的拥抱然后才是灵和灵的对话

 

【哲夫专栏】发人深思的时代剪辑(文字原创多图)

极具生殖能力的女性使我们成为人口大国

 

罗中立先生曾在纽约、芝加哥、波士顿,布鲁塞尔、悉尼、北京、台湾等地举办过个人展览。台湾“山艺术文教基金会”设立了“罗中立油画奖学金”。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中国台湾山美术馆、美国哈佛大学、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美术馆、新加坡美术馆、比利时国家历史博物馆等海内外艺术机构及私人广泛收藏。《父亲》如同过去也似被这样走来的罗中立先生抛在了身后,成为一株茁壮成历史的铁杆庄稼。他耕耘在现实主义的犁沟之中,而他似乎早已知道今天的父亲已不同于过去,并不旷远的未来之忧患正分梯次向我们大踏步地袭来。

 

 

【哲夫专栏】发人深思的时代剪辑(文字原创多图)

 

高家荣的摄影作品《父亲》荣获全国摄影大奖

  

【哲夫专栏】发人深思的时代剪辑(文字原创多图)

罗中立的成名作《父亲》尘封并且定格

 

类似这等饱蘸阳光釉在艰辛岁月的炼狱和生活的苦窑中烧制焙烤出的古铜色的布满生命裂纹的老脸……这等在流泪的晨曦与滴血的黄昏中无数次希望过失望过憧憬过迷惘过被愚昧与苦难的云翳长期遮蔽着的老眼……这等豁牙露齿枯涩的唇……这等瘦骨嶙峋犁耙般粗陋的手……这等充满质感的粗瓷大碗盛着的半下稀薄的茶汤……已经是洗印完成的一部写真过去的绝版拷贝,是逝去岁月一个定格了的经典画面,是时代画廊一轴尘埃落定的现实主义杰作。 

 

【哲夫专栏】发人深思的时代剪辑(文字原创多图)

男人和女人至今还在田头小歇没有走出农耕的场景封建的阴影

 

【哲夫专栏】发人深思的时代剪辑(文字原创多图)

古老的中国耕牛无奈地陷入现代化工业的恶性荷塘不能自拔

 

痛苦催生希望,距离产生美感。这样的《父亲》该是警醒和驱策现代化尽可能回避和远离的一记响亮的鞭影,让如此悸动忧伤震荡的《父亲》尽快消逝于永远,是人道主义的需要。只有拉开现在与过去的距离,才会有一个美好、真诚、善意、伤感却充满希望的人类结局。如同曾几何时的一袭回忆在现实不经意的一撇中再度焕发出文学的生动与哲学的深刻。庆幸苦难去的足够远,遥遥抛洒一掬同情,自忖良久并告白历史说:有过那样一位父亲已经足矣!

 

【哲夫专栏】发人深思的时代剪辑(文字原创多图)

 油画《梳》之以39万拍卖价成交,加上10%佣金,最终价格定格在42.9万人民币。

无序的季节失衡的社会已经到了非梳理不可的地步 

 

【哲夫专栏】发人深思的时代剪辑(文字原创多图)

罗中立油画另一个时代的《父亲》与高家荣摄影这一个时代的《父亲》的发人深思的剪辑

 

遗憾的是送走了一位伤感的父亲,却又迎来了另一位更加伤感的父亲,不同的时代会涂抹或光合出不同的父亲。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的一位资深的摄影家朋友高家荣的一幅题为《父亲》的摄影得奖作品,心悸和伤感与油画《父亲》相类似。时隔二十多年的两位父亲,被我戏剧性地剪辑拼贴在一起,两个时代碰撞并产生对比,强烈的让人为之震憾和眩惑:

 

为什么二十年前父亲的碗里没有稠的,只有稀的?

为什么二十年后父亲的碗里有了稠的,却是黑的?

 

这对比让我们惴惴不安并反复陷入良久的思忖…… 

 

 

【哲夫专栏】发人深思的时代剪辑(文字原创多图)

 

相关链接:

【哲夫专栏】狗日的青蛙

哲夫:阿拉米斯的神秘武器

    哲夫:锅里的和碗里的(多图)

哲夫:长歌当哭的草原长调

    哲夫:向我开炮的日子

    未来的日子你将如何洗脸…

    哲夫:给老九和自己造像

    哲夫:阿城文章引发的争议

    哲夫:环保就是救自己

   “贪官污吏”与“执政能力”

    哲夫:《零点行动》必须继续进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