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墨意象

标签:
彩墨画焦书晖林风眠吴冠中徐悲鸿文化 |
分类: 评论 |
彩墨意象
——焦书晖彩墨画读后感
郑彦英
我最早看到的彩墨画,是一本纸质很粗糙的画册:《徐悲鸿彩墨画》,封面上是悲鸿先生那幅奔腾潇洒的马,那时候我正是张狂的二十出头的军人,那匹马画出了我的心性,所以我特别喜欢。之所以喜欢,是在画的表现意象,而非画的技法。
转业后,我在省委机关工作,在省委那幢老楼的二楼图书室,看到了林风眠先生的彩墨画《春》和《仕女》,这两幅画给了我极大的美的震撼。由此,我把彩墨画和大美联系在一起。
后来我到文联工作,接触到很多画家,有大师级的油画大家、花鸟画家和山水画家,心里就期盼着,在我们河南的土地上,出现一位彩墨画家。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我所期盼的人,竟然是我的好朋友焦书晖。
有一次我到河南日报办事,下楼时碰见他,他热情地邀请我到他办公室坐坐,我知道他在大河报主管广告,大河报广告经营飞速上升,焦书晖功不可没,而我的弱项,恰恰是经营,就想和他多聊聊经营。
他却请我品茶,品的是普洱,烧水置杯沏茶的过程,娴熟而又缜密,待到如赭石般颜色的茶水入口时,我的整个肠胃似乎都饥渴待润。我看到他屋里放了一大摞普洱茶,以为他一年能喝这么多茶。他告诉我,最多能喝三分之一,普洱茶随年份增值,喝了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二,第二年增值部分,已经远远超过三分之一茶的价钱。这样以来,喝茶不但不花钱,而且赚钱。
还用再请教么?生活的点点滴滴,在他眼里都成了利润的生发点,这些,除了用心,天分更重要,而天分,是上帝给的。
更让我吃惊的,上帝还给了焦书晖彩墨画的天分。
大约两年前,商都艺术馆举办了“焦书晖色彩写生作品展”。我接到请柬的时候一愣,却又笑了:现在的人,有钱有闲了,就成了某种艺术的票友。
书晖却不是票友,因为他的画一下子吸引了我,我顿时想起了我多年的期盼,这不就是彩墨画么?彩墨画家不就在我面前么?我却长久地茫然四顾。
那一幅《秋气爽》,画面近景,是一排高粱或者玉米,成熟的颜色妆点着植物的穗和身,身上的叶子明亮而又舒展,身子藏在叶片里,叶片的色彩表现了光线的明暗,同时又让观众感觉到枝杆的弯曲性上升,这一弯曲,就带了秋天里风的韵,带了田野里虫的鸣,带了空中鸟儿飞过的灵动。远处的丘陵,与眼前的庄稼相呼应,西画的透视,得以恰到好处的表现,而水墨,却洇于色彩之间,于是,一个秋天的金色,就悄然含笑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还有一幅《丽江古镇》,可以说是比较典型的彩墨作品,站在这幅画作面前,我们可以感到自己身处高地,俯瞰丽江。其实这是画家写生时的位置。画面中间是大片的瓦屋屋顶,以灰色为主,却不显昏暗,反而略显明丽,错落有致地铺陈在画面上,条条淡墨,痕迹清浅地勾勒出墙沿瓦楞,这些典型中国式瓦舍建筑的美,占了整个画面的大部,而近处几团绿树的生机,由水墨滋润的暗影托了出来,遥远的地方似是流水低云,自然是水墨所为。远近都是大写意,于是,中间部分的瓦舍美,得以隆重突显。
我不由感叹:美,是靠人的主观发现的。
我又感叹:美,是靠画家的功力表现的。
今年入春,想到大地上的灰色很快就要被勃勃生机的红绿铺染,于是想到了焦书晖,他会不会出去写生呢,是否相约同行?未及相约,在一次友人小聚上,我见到了书晖先生,言语互织,心灵相印,接着,我看到了他近期的作品。
虽只有一两年的功夫,书晖先生的彩墨画,如他所做的经营,不显山不露水地,成长了一大截。
我不禁脱口而出,“俨然吴冠中风采。”说完又摆手,“不不,不完全是,应该说似而不同。”片刻之后又说:“应该说往前走了一步。”
书晖先生以他那厚重的笑容对着我,说:“是的,你眼毒。”
这些作品分成三组,秋荷系列、风景系列和冰山系列,令人欣慰的是,色彩和水墨,达到了水乳交融的程度,从而产生了冲击力极强的画面效应。
不得不说的是《秋气图》,整个画面是秋荷,大片的成熟和衰败的荷叶张满了画面,期间是成熟的莲蓬,从画面上,我看到了生命的过程,生命的重量和生命的成就,水彩颜色的透明和水墨的渲染,运用得体,中国画中所讲究的笔法,不经意间出现在叶筋上,给了色彩以力,给了叶面以纲。处处留白,却让人不易察觉,因为秋气把画面涨满了。
画的力量,已经延伸到画外,可谓大作。
另一幅让我感动的作品是《冰河》,出生于西北黄土高原的我似乎看到了家乡的黄土,闻到了早春的、正在解冻的生土气息。我长期在三门峡工作,画面上涌动冲撞的冰块是我熟悉的,但冰块大都散乱,片片点点飘浮于水面,如若堆积,则棱角朝上,迅速上拱如山,一旦垮塌,就是灾难,但是这种情况罕有发生。我也见过许多凌汛的照片,有景而少势。但在焦书晖笔下,冰凌相接相连,条条片片块块,组成了布满整个河床的冰的排,塬前仅仅一抹混水,衬出了冰排的力量,那是摧枯拉朽的力量,那是呼啸而去的强音,那是我们这个民族面对强虏的气势。为了加强这个气势,冰块之间的线是浅的墨或色,突出了冰块或白或黄或降的色,这些色块连接组合,成就了恢宏的大势。而两面的黄土塬默然耸立,对冰块形成夹合形态,就更增加了冰河的男子汉般的气概。
以中国画分类,《秋气图》应该归类于花鸟,《冰河》应该归类于山水,虽然许多国画与彩墨画有界线不清之惑,但焦书晖的作品,只能是彩墨,只能归类于风景!
风景,一幅幅风景,《八月系列》,《滄浪秋》,《冬之断桥》,《故园》,《观音堂》,《几度夕阳红》……
色彩,片状的、团状的、条状的、点状的色彩,湿润流畅、晶莹透明、灵活自然、淋漓痛快、韵味无尽。笔墨,笔中有骨,笔中有气,粗细轻重,竖卧正侧,千姿百态。墨的浓淡变化,墨色的活泼、精神、光彩、妙趣,合成生动气韵。看得入神,忘记了画,却看到了画家的意象,这意象是一个中间有心的爱,爱脚下的土地,爱流动的风,爱涌淌的水,爱树爱花爱草,爱整个大自然,爱人!
孔夫子所说的仁,就是爱。这样说来,我们中华民族的核心精神,渗进了焦书晖的心灵深处,进入了上意识和下意识,为了表达这个意识,他采取了他最为擅长的画法,那就是彩墨。
中原,终于有了彩墨画!中原,终于有了彩墨画家!并且,具有冰河般气势的大家气象!
我很惭愧,为什么这么晚才知道焦书晖是彩墨画家?!我也以这样的话问他。
他笑了,焦书晖是典型的国字脸型,笑起来就显出两腮的宽厚包容。
我突然想起了老子告诉孔子的名言:良贾深藏若虚……
壬辰3月3前一日于河畔木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