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景记叙杂谈 |
分类: 文学作品 |
京津人民将要吃什么水?
--南水北调工程探秘
3.水库淹没区的移民和移民的日子?
答案:在五六十年代的第一次蓄水移民中,淅川县的移民大部分被移到了大西北,生活在山青水秀的淅川人怎么能适应大西北“一川碎石大如斗,风吹遍地石乱走”的气候,但那是个战天斗地的年代,必须在那里奋斗。于是,许多满身南方水色的淅川儿女,将生命放在了大漠、戈壁。还有一些实在坚持不住的,跑了回来,但是地没有了,赖以生活的物质没有了,日子怎么过?
有一些人是从肥沃的川地安置到山冈上的,离水库十几里到几十里不等,这里是一个富水的县,是一个要把大量的水调到北方去的县,但是山冈上的人民却是缺水的,有一个典型的三口之家,丈夫到南方打工去了,只有妻子和独生子在家,妻子每天要翻越山岭十几公里到丹江水库挑水,有一次已经把水挑到家门口了,水桶翻了,妻子一气之下,上吊死了。
还有一些人在上一次的移民中,移到了高地,但在目前将要加大蓄水量的时候,他的家又在淹没区,已经移过一次或两次的他们又面临第二第三次移民,但是他们在心痛的同时,毅然决定舍小家顾大家,走!
一些移民知道自己在淹没区,但是儿子要结婚了,又不能盖新房子,只好一家人居住在一个小房子里,隔着住,等着移民,其中的心酸可以想像。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淅川人。保证南水北调工程的淅川人。为祖国大格局做出贡献的淅川人!
这就是六十年代的淅川人将要奔赴大西北前的照片
即将被淹没的良田和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