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俗篇之腊月二十八

(2008-02-20 16:09:20)
标签:

乡村模样

文化

分类: 焦墨画
民俗篇之腊月二十八
  理发业在旧社会被称为下九流,呼之为剃头匠。而且民间的剃头匠大都是一幅挑子,一条板凳,沿街呼叫生意。而在乡村,一般家庭都自己理发,并且都是家庭成员互相理,这就不分什么职业,而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一种温馨互动。在中国北方,女人为男人理发叫剃头,男人为女人理发叫铰辫子。春夏秋三个季节都是很忙的,人们常常忽视了理发,因为太忙了,忙得站一会儿都能睡着,所以头发长一些短一些都是可以理解的。有些男人甚至为了方便,干脆理成光头,这就给下一次理发留下巨大的时间空间。但冬天就不能这样了,冬闲了,要过年了,新的灶王爷都请回来了,新的年景要迎来了,就不能那么不修边幅,就需要干干净净清清爽爽迎接新年,所以人们是绝不允许腊月二十八以后还不理发的。乡村流传着这样的民谚:“腊月二十八,理发是傻瓜。”说的是如果等到腊月二十八才理发,就是傻瓜了。因为腊月常常是没有三十的,二十九就是三十,所以二十八再不理发,头上的老发就跑到这一年的最后一天了。还有,无论城市乡村,中国人都讲个悠闲自在,连头发都不能按时收拾利索,还能悠闲自在吗?话虽这样说,其实许多人还是等到二十八这一天才理发。家庭人员之间互相理发还有一个好处:放心。因为家庭成员最重视对方的健康和容貌了,所以,互相之间理的,不但是头发,还有亲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