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甲子的由来
(2009-10-04 09:59:29)
标签:
中国天干地支《周易》黄帝内经素问六十甲子 |
分类: 祖国文化 |
很多人都知道,天干地支,但未必知道它的成因.下面就简单扼要的讲一些.在中国文化史上,有两本书是值得阅读的,一是道德经,二是黄帝内经。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了这样一组棍子:一根长的,两根短的,然后按照6个(为什么是6个,远古时候人的脚趾是6)一组,总共可以摆成64个主要图形。周文王也好,后来的孔子们也好,就是对这组合神秘的积木图形好奇,用语言来解释一下,这就是《周易》的来历。《周易》只是一本普通的看图说话。
远古时代的思想家,也许有机会发现UFO,想当然地认为人亦是天外来客。于是把五大行星,理解为生命之源,金木水火土,什么命来源于什么行星,什么命有什么属性的人生。这也是日后命理游戏推论的基础假设。
天和地,干和支。远古人们把天比喻成树的干,就是主要主导力量,把地比喻成树的枝叶,也就是从属力量。这就是天干地支的来历。也就是说,人要服从主导力量,也要屈从从属力量。天干和地支的交叉点,就是一个生命的来源,就是一个人一生的命运主宰。
为什么天干选10,地支选12呢,人的手指在上为天,是10个,人的脚趾在下为地,是12个,即便现在脚趾蜕化,也能看到12个脚趾甲。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其实当初的天干地支组合就是为了记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