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贡院趣史

(2010-09-20 11:36:22)
标签:

贡院

二门

左宗堂

考场

礼部

杂谈

分类: 行走记

    贡院的房子贵,人所共知。其实,贡院的名称也是历史上延续下来的。

    北京东单有个胡同名贡院。北京的贡院是顺天府考举人的试场,又是全国举人考进士的试场。贡院是什么意思,可能很多人有所不知。这是明清两代考试度场的名称,这名称源于宋代,宋朝礼部有贡院之设,专管士子考试。

    贡院,永乐建都时,以元代礼部旧址改建。贡院是坐北朝南的大门,门前三座大牌楼,东西迎面各一座,匾额分别是“天开文运”、“明经取士”、“为国求贤”,周围有很高的砖墙。进大门不远处就是二门,二门内叫“内帘”,二门外叫“外帘”,考试时二门从里面锁起来,内外隔绝,谓之“锁闱”。

    明清两代五百多年中,几乎所有重要政治上风云一时的人物,大官吏、大学者、大诗人,都是从这个地方考试出来的。可惜,这座庞大的几乎可以容纳万人的考场,早在辛亥前已被焚毁,光绪三十一年停科举,民国十六年,张作霖在北京作大元帅,其残址即拆除,后来贡院旧址就全部变为民房。

    贡院现在只剩下图纸。数不清的小格,每格一个“号子”,都用短墙隔开,里面一个土砖台当桌子,举子们就地坐下作文章,晚上就睡在里面,因为当年的考试,进一次考场,要在考场中过两夜,简陋吧?想想看影响中国近代史的曾国藩、左宗堂、俞樾、蔡元培们都是从这里拼杀出来的,挺有渊源,也挺有意思的。这一带的小胡同名称,如鲤鱼胡同、笔管胡同、举场胡同、方巾胡同,都是和贡院有关。有诗道:“缎号银楼也快哉,但能管事即生财,休言刻下无生意,且等明春会试来。”这是百姓眼中市井的贡院。

    帝京、天街、凤城春色就是春到北京,说的都是北京.

    “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其实,还是有人气的地方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车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