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说明:上一集写到老北京送礼的“蒲包”,博友“flower”看了跟帖写到:“奶奶给我们讲俺爸小时候淘气的故事,说:爸爸在外面惹了祸,人家找家来了,进了院子就问:这小辫儿是谁家孩子?(爸爸小时候后脑勺留着一个小小辫)邻居王大奶奶先出来了,喊我奶奶:大嫂子,你儿子给你送蒲包来了!哈哈哈!”
受到“flower”的启发,我想起是有这回事。老北京的“蒲包”除了一般送礼祝贺的功能以外,还有一种特定功能————给惹祸的孩子“告状”!
男孩子一般都很淘气,一群孩子玩耍胡闹在胡同里闯了祸一瞪眼,害怕了就在家里躲藏起来。那些被欺负了的孩子也没别的办法只好跑回家去向父母哭诉!家里的父母亲人当然心里既生气又心疼,但是又绝不能拉了自己的孩子打上门去评理吵架。皇城根下的老北京人有礼有节,讲礼貌有分寸!这就用上了一种平和矜持又能达到目的的好办法:送蒲包!
“蒲包”里随便装些应时杂货,价钱不多点到而已。家长一手蒲包一手领了受欺的孩子去对方拍门,门里的住户打开院门看见都是胡同街坊马上客客气气的让进门来屋中坐下。缓和的谈话当中便说起孩子们淘气打闹的起始缘由,对方一听才明白是自己的孩子闯了大祸马上赔礼道歉,双方在互相尊重的气氛中达成一致。
来客站起身来送上“蒲包”,对方推辞不受,互相礼让留下“蒲包”送走来客。
受欺负的一家心里畅快舒展!闯祸的一方关起门来狠狠教育自己的孩子下次不许!
所以,老北京人都明白送“蒲包”的重要含义!
现在想起来,过去送“蒲包”才真正是 仁、义、礼、智、信,和谐的统一!
***** 老北京方言土语浅释(三)*****
【一】小萝卜儿(发音:xiǎo lúo bèr)!
(老北京人管春天生长的紫红色,四五寸长的小型水萝卜叫“小萝卜儿”,可以生吃,还可以
做成“红烧萝卜”,是老北京的家常菜。
博友《凡鸽》提供)
【二】我们哥儿俩(“我们”连在一起发鼻音:mǔ
gēr lǐa)!
(兄弟之间或好朋友之间很亲切的关系称谓。“我们”要发鼻音,两个字连在一起发音含混不
清,是老北京土语的一大特点!
博友《凡鸽》提供)
【三】晚半晌儿(或:晚末晌儿,晚暮晌儿。发音:wǎn
mā shǎr)!
(老北京土语形容傍晚以后夜晚之前的时光。这句话可以说成:晚半晌儿、晚末晌儿、晚暮晌
儿等等,属于老北京土语发音含混不清的一例。
博友《凡鸽》提供)
【四】等等儿(发音:děng
děr)!
(这句话的意思是“请您稍候,我马上就来!”希望前面走路或办事的人不要着急我立刻赶到
或立刻完成任务,第二个“等”字必须是儿化音 。
博友《凡鸽》提供)
【五】大爷(dà yè)、大爷(dà
yé)(发音不同意思不同)!
(北京土语对于“大爷”发音不同,意思不同,理解也不同! 1,“大爷 dà yè”是对父亲的
哥哥的称谓,“爷”字读轻声,无音标。
2,“大爷 dà
yè”是对老年男子的称谓,
“爷”字读轻声,无音标。
3,“大爷 dà yé”其中“爷”字为上声,是过去仆人对男性
主人的尊称! 4,“大爷 dà
yé”是过去地痞恶霸流氓混混对别人发威时的自称!
5,北京
一句骂人的话“你大爷
ni dà
yè”,“爷”字读轻声,无音标。 博友《凡鸽》提供)
【六】挠鸭子(或“挠丫子”发音:nāo yā
zā)!
(“丫子”指的是人的“脚”,“挠”是“走”或“跑”的意思。“挠鸭子”形容人已经走了
或跑远了!
博友《瓜地尔东》《小碗干炸》提供)
【七】二唬(发音:èr
hu)!
(典型的北京土语。形容人被猛然之间的事情“蒙”住了头;或者没有理解别人说话的意思而
糊里糊涂!
博友《瓜地尔东》提供)
【八】嘎嘣脆(gā bēng
cùi)!
(形容有的人说话办事非常利索,办事准确无误让人感到爽快。
博友《瓜地尔东》提供)
【九】搁咕嘟(发音:gē gū
dù)!
(典型的北京方言土语。其中“搁”是动词,“咕嘟”是“少许”的意思。连在一起“搁咕
嘟”通常比喻在做菜的时候放盐或者放进其他的调料之类往往就说:“你在锅里“搁咕嘟”
味精!”,表示要适量,并不是很多!
博友《心安之处》提供)
【十】扯开膀子(或甩开膀子,发音:chě kāi
bǎng zi)!
(形容拉开架势工作大干起来!
博友《心安之处》提供)
【十一】玩儿完了(发音:wár wán
lè)!
(这句话有两部分“玩儿”和“完了”,这句话并不是形容小孩子在一起玩耍,而是对于不良
之人和不善之事受到应得惩罚的一种讽刺。比如:有的人经常作恶,后来得到司法机关的严
惩,大家就可以说:“某某这回玩儿完了!”
博友《杂学专家》提供)
【十二】压根儿(yaà
gēr)!
(“压根儿”是“根本”“彻底”的意思。生活中有的人对于一件事情不了解就可以说:“对
这事儿我压根儿就不知道!
除“压根儿”外,这句话的发音还可以语言变音:“坐根儿”
、“的根儿”和“即根儿”都是一个意思。
博友《童心》提供)
【十三】卖单儿(mài
dār)!
(“卖单儿”也写做“卖呆儿”,很有可能是从东北地区传到北京的一句土语。形容单人独
马;也形容一个人悠闲地在街上闲逛或倚门而望。 也指在街上瞧热闹很投入,愣神儿的
意思,卖的是“呆”。
博友《阳光杰文》提供)
【十四】垫补(或:垫补点儿。发音:dián
bǜ)!
(形容还不到开饭时间但肚子已经饿了,找一些其他的点心之类暂时充饥就叫“垫补”;还形
容购物时带钱不够,临时向朋友借钱回家奉还,也叫“垫补”
博友《碧螺春》提供)
【十五】这是怎么档子事儿啊(“档子”读:dàng
zi)!
(这是一句老北京口语化的方言土语,生活中运用很多。形容看到突发事件自己不明理就时发
出的疑问和惊呼!
博友《碧螺春》提供)
【十六】迷瞪着(发音:mí dèng zhè 或
mí dèng zháo)!
(“迷瞪着”有两种发音两种意思。形容闭眼小憩或者形容躲在一边不言不语时发音:mí
dèng zhè(这) ;形容别人刚刚睡着就是:mí
dèng zháo(着) !博友《碧螺春》提供)
【十七】刷利点儿(发音:shùa lì
diǎr)!
(与以前说的“麻利儿”说法不同意思相近,“刷利点儿”是对年轻人一种诚恳的告诫,叮
嘱年轻人干工作要手脚勤快不要偷奸耍滑。
博友《碧螺春》提供)
【十八】不差么(发音:不插木 bù chā
mù)!
(差不多、差不离的意思。形容做一件事情不要尽兴发挥,比如:有的人喝酒过多,别人就
会提醒他:“喝了不少了,不差么就行了!”
博友《碧螺春》提供)
【十九】深更半夜的(shēn jīng bàn yè
dè)!
(这句话虽然也是北京土语,但相信很多地区都会说这句话。“深更半夜”读“深更jing半
夜”,侯宝林的相声“戏剧与方言”里有精彩的表演————“这是谁呀!深更半夜鸡猫
子喊叫的··········!”
博友《吉子》提供)
【二十】您还没歇着哪!
(典型的老北京友邻之间一句亲切的打招呼问候语。等同于“您吃了吗?”。这里“歇着”
就是睡觉的意思,可见“吃”与“睡”是很重要的两件事!
博友《吉子》提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