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北京方言土语(01)

(2011-05-11 23:41:02)
标签:

杂谈

老北京

方言土语

民俗

传统

文化

分类: 民俗,传统

            老北京方言土语(01)

        老北京方言土语(01)     老北京方言土语(01)

     图片说明:到北京旅游的朋友都想挑选几样北京特产带回家去,其中有一样老北京特产点心却不被人注意因而错过了品尝它的美味,这种点心就是“茯苓夹饼”!

    北京特产“茯苓夹饼”已有很久的历史。它又名“封糕”,是用莲藕淀粉制成极薄的饼皮,使饼皮薄如蝉翼,看上去白若初雪。两张饼合起来中间夹了用蜂蜜和白糖调拌的核桃仁,松子仁,瓜子仁等干果细料,口味甜美,滋养肝肾,补气润肠,还可增强体力护肤养颜!

    相传当年清宫慈禧太后忽感小恙,整日不思饮食昏昏欲睡!大臣们看看不相急命御膳房做出佳肴以调太后胃口。御厨们不知如何是好个个急的团团乱转!终于一位稍懂药道的御厨站出言道:“我看太后乃是肠胃不调无甚大碍,驱这病症只需茯苓研粉服下便可平复。”众人听了齐道:“只一味茯苓怎可服之?”,那位说道:“可选云贵一带所产上等茯苓,合以核桃,松仁,杏仁,瓜子诸等干果研粉调以桂花蜂蜜,再用上等淀粉摊烙外皮做成“夹饼”,太后食过只要喜爱就好!”

    大家动起手来做成“茯苓夹饼”献与太后,太后一见此饼色白已是喜爱。拿起一尝香溢满口便点头称是,众人一看放下心来,逐每天贡献太后此饼。不下三五日,太后胃口大开凤体恢复如初!

    后来,“茯苓夹饼”传到民间,甚为京华百姓喜爱,一直传到今天。

    “茯苓夹饼”香甜味美,玲珑色白,清爽适口,入口即化,且价格不高,既可做点心充饥,常食还可养颜保健,是一种老北京的特产风味食品,在北京各大超市都可见到!

 

                        ***** 老北京方言土语浅释(一)*****

 

【一】妈 ,爸爸,称呼的发音。

   (老北京称呼自己的母亲父亲当然也叫“妈”“爸爸”,但是满族人逐渐汉化以后称呼发音与

     现在不同,老北京称呼母亲的发音是“mei” 音“美”,读第一声”。称呼父亲“babei” 

     音“巴呗”第一字读第四声,第二字读第一声)

 

【二】裉节。

   (裉,是在制作中式服装的时候把衣服片的边缘缝在一起叫“刹裉”。“裉节”又代表两件事

     情相遇很巧合,很凑巧。也是形容正在关键时刻!也形容到了关键时刻,节骨眼上!)

 

【三】钢镚儿。

   (钢蹦儿是老北京对硬币的称呼。)

 

【四】怂。

   (怂,第二声。表示一个人很窝囊,胆小怕事。)

 

【五】黑枣。

   (“黑枣”是北方的一种秋季水果,甘甜绵软,有一股柿子的味道。这里的“黑枣”是调侃子

     弹的一种叫法,也就是枪弹)

 

【六】吝,也可称“论”

   (实际上“吝”是“论”的变音,意思是对任何人满不在乎,比如:管他是谁,我满不吝!还

     可在亲属辈分上称尊道小,比如:你和我应该“论”兄弟。)

 

【七】大发了!

   (读时重音在“大”,“发”字读轻音,“大发了”形容太过分了。比如:形容做生意赔了本

     儿就说:“这回可赔大发了!”)

 

【八】套瓷!

   (形容找别人拉关系,或者陌生人之间没话找话,就是“套瓷”)

 

【九】撮火儿!

   (形容最一件事情很不顺利,心中不爽,感到烦闷生气的感觉。)

 

【十】门儿清!

   (是形容对某个方面所有内部情况十分熟悉,谓之“门儿清”)

 

【十一】棒槌!

   (指什么都不懂,做事笨手笨脚,谓之“棒槌!”)

 

【十二】没咒儿念!

   (形容做一件事情已经没有办法。)

 

【十三】猫儿腻!

   (做事马马虎虎,遮遮掩掩,浮皮潦草,敷衍了事!)

 

【十四】过腻!

   (与“莫逆之交”有些相仿,但是这里是形容两个人串通一气,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十五】起腻!

   (形容小孩子异常依赖父母,整天纠缠不断让父母感到麻烦,就叫“起腻!”。还形容男女

     二人在一起亲密的样子,往往说:“瞧这俩人,到一块就起腻!”)

 

【十六】耳帖子!

   (“打耳光”俗称“耳帖子”)

 

【十七】醢!

   (读“hai”第一声。形容双方打群架用板砖拍!)

 

【十八】满脸花!

   (形容被打的一方满脸流血!)

 

【十九】茬架!

   (形容双方人员众多的打群架!)

 

【二十】不尿你!

   (意思是:不怕你!鄙视你!看不起你,不理睬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