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显然,银行连续快速、大范围调控首套房贷利率既违背信贷利率政策操作规律、影响房贷利率政策的稳定性和严肃性,也形成房贷调控力度上的错位和调控方向上的偏差,而且不区分经济地区和不同收入人群及其购房动机之间的差异,是一种僵化的、不负责任的金融调控行为,其负面影响较大,必须予以纠正,要以对首套购房者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对房贷健康发展的理念来制定“有所区别”首套房贷利率政策,坚决克服“一刀切”不良房贷利率管理倾向。
http://p3.pstatp.com/large/40070000ddd35c55e516
、 尤其,一遇楼市调控收紧,就进行频繁的房贷利率上浮,不仅会助长银行在房地产调控上的惰性,更会麻痹政府其他调控政策的灵敏性,也会使政府对楼市调控形成一定错觉,不利于楼市长效调控机制的构建,从而影响楼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 再次,把银行贷款利率当成了调控楼市的“万灵药”,可能会因此形成越来越多的经济危害。楼市调控长效机制建立,银行利率调控行为只是一个方面,还有银行房贷增长额度、行政性调控措施、土地供应、与楼市建设有关的相关税费、房地产税等措施可用;如果把专注力放在贷款利率上浮上,虽可以对抑制首套购房起到一定作用,但银行的行为无异于“趁火打劫”,与其这样,倒不如收紧房贷信贷额度,干脆少放房贷或不放房贷,可能引导民众的反感还要小一些。
http://p3.pstatp.com/large/40020002e62fee2d9dc7
比如买100平米的房子,房价200万元,减掉首付60万元,贷款140万元,在今年元月份的时候月利率4‰每月支付利息560元,到了九月份利率上浮到5.22‰,每月支付利息就达728元,每月多支付利息168元,一年就要多支付利息2016元。而且,这么做的结果,只会让真正需购首套房者要么承受银行“高盘剥”之苦,要么只得放弃购房;而一旦形成这种结果,对银行自身信贷经营也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其次,利率上浮不分对象,使刚需购房族受到伤害。本来上浮房贷利率应该把着力点和注意力放在投资投机性购房上,而不是首套购房上;如果银行不分青红皂白,无论是投资投机性购房还是首套购房都一律连续、快速上浮贷款利率,实质上是把劲使错了地方,把“好人坏人”都置于同样的高压监控之下,也等于是少数投资投机性购房者扰乱楼市调控而让所有刚需购房族“吃药”的行为,无形中加大了对首套购房刚需族的无尽伤害。
http://p3.pstatp.com/large/400500013947fd55ac17
首先,利率上浮过于频繁,利率幅度过大。一年之内上浮九次,实现九连涨,这应该说是银行房贷利率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这么频繁的上浮利率轮番“轰炸”,不要说首套购房族受不了,只怕银行一线工作人员自身都被搞得眼花缭乱,在账务处理上都会疲于应付。其实银行这样做更会带来不少社会错觉:越是首套房贷利率上浮频繁,越给民众楼市调控更会收紧、房价还会上涨等错觉,越拉高刚需购房族的购房预期,进而加大楼市调控的难度,消蚀楼市调控政策的成效。 那么首套房贷利率频繁上调到底有没有错,又错在了哪里?明眼人一看便知,问题主要出在三方面: 把银行贷款利率当着调控楼市的重要杠杆或有利“武器”,这本身没有错;毕竟银行信贷资金是房地产业发展的血液,只有将这种“血液”抽调一部分,房地产业发展的疯狂无序势头才会有所遏制;因为无论首付贷还是消费贷,很多都与楼市诱惑及投资投机购房有关,并使银行信贷资金通过各种暗道流向了楼市。因此,银行关上了信贷“闸门”,楼市泡沫便可不攻自破,楼市高杠杆便可自动下滑。
http://p1.pstatp.com/large/40000002da65f27738f4
本来这些首次购房族不是新涌入城市的青年人,就是一些城市中低收入阶层,他们为扎根城市不被边缘化,不得已才勒紧裤袋、甚至把自己长辈亲人的积蓄都榨干了,才支付首次购房的首付款;而银行不断提高首套房贷利率使他们“屋漏又遭连夜雨”,无异于雪上加霜,这叫人情何以堪? 看到首贷房利率数据让人不禁为城镇首次刚需购房族捏一把汗,银行首套房贷利率如此涨下去,何日才是尽头?而且,年内九次上涨首套房贷利率,又让首次购房刚需族多支付了多少贷款利息?加重了多大的生活压力?这些真的很难让人接受。 据融360最新数据显示,截止9月全国首套平均房贷利率升至5.22%,相当于基准利率的1.06倍,年内第9次上涨,环比8月上升了2.01%,同比去年9月的4.44%,上升了17.66%;且9月二套房平均利率5.60%,较上月保持平稳上升,去年同期为5.39%(10月13日《经济参考报》)。
http://p1.pstatp.com/large/40000002dbc9f88959a4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