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须大力改变农村丧葬习俗

(2017-02-12 09:35:25)
标签:

杂谈

生老病死,人生自然规律,死者入土为安仍天经地义之事,本无可厚非,但笔者最近参加农村几次葬礼,发现当前农村丧葬行为中的种种乱象令人不安,主要有五方面:一是一场葬礼动辄耗资几万元,甚至数十万元也不在少数,浪费之风严重,加重了农民生活和经济负担;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死”不起的怪象。二是葬坟缺乏规范管理,随意乱葬现象突出,占用沙土良田者不乏其人,浪费了土地资源;三是丧葬礼仪中请客送礼日益看涨,加剧了人情负担,扭曲了正常的人情关系;四是死者停放时间长,少则两三天,多则五六天甚至半个月,每天(晚上)鞭炮鼓乐之声不断,影响了左邻右舍休息,加剧了农村居民不满;五是请道士做法、葬坟看风水,传播了封建迷信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污染了社会风气。

造成当前农村丧葬行为乱象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主要有五方面:一是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实施,农民经济收入稳定增长,为丧葬浪费行为提供了物质基础;二是农民缺乏正确的丧葬理念,相互攀比之风越演越烈,为丧葬浪费推波助澜;三是各级政府特别是县(乡)两级政府对农村丧葬行为缺乏有效规范引导,使农村丧葬行为处于监管真空,助长了丧葬浪费行为;四是农民传统的丧葬习惯根深蒂固,总觉得隆重的葬礼是对死者的极大尊重,并能使自己在左邻右舍面前获得面子,加剧了丧葬浪费行为;五是政府各级部门在农村宣传短板,节俭治丧、移风易俗等思想没能在农村有效传播,催生了农民丧葬盲目浪费行为。

对此,笔者认为各级政府部门对农村丧葬行为应引起高度重视,切实采取各种过硬措施加以规范引导,方能遏制农村丧葬乱象:

一是加大丧葬宣传力度,消除传统封建陋习,催生农民现代丧葬理念。县(乡)政府职能部门把丧葬宣传纳入新农村建设重要内容,通过电视、报刊、实地讲座等方式加大现代丧葬理念宣传力度,改变农民传统丧葬习惯,使农民自觉摒弃土葬、铺张浪费等行为,更新农民传统丧葬理念。

二是加大丧葬管理力度,消除混乱无序状态,激活农民文明丧葬行为。县(乡)政府鼓励村委会将丧葬管理纳入村规民约,使丧葬管理日益深入民心,形成公序良俗;同时统一划定安葬区域葬坟,使农民自觉抵制乱占沙土、良田等葬坟行为,使农村丧葬行为不断步入良性运行轨道。

三是加大丧葬消费引导力度,消除铺张浪费现象,激励农民节俭丧葬行为。县(乡)政府通过各种途径对农民丧葬消费进行直接引导,提倡节俭治丧、量力而行的原则,破除各种攀比行为,减少农民葬礼浪费和人情负担,促使农民形成良好的社会丧葬风气。

四是加大丧葬改革力度,消除农村丧葬困局,鼓励农民丧葬火化行为。县(乡)政府牢牢把住我国人多地少、确保耕地红线不能突破的原则,在有条件的县(市)设立火葬场,鼓励农民移风易俗,对死者实现火化,打破农村土葬僵局,从根本上杜绝农民资金和农村土地资源的浪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