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广东西部一个沿海小县城,距离珠江三角洲500公里,虽临近海洋,但仍属经济欠发达地区。一些当地农民被总部在深圳的“惠卡世纪”伪P2P互联网金融公司以“农村宝”、“脱贫宝”等高回报理财产品忽悠,加上广东、北京、江苏等10多个省市的3万多名投资者共被骗资金3亿多元(2月6日金融市场 )。
相对近年大中城市大型P2P平台崩盘跑路动辄遍及数省乃至数十省几十万人、借贷资金高达数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的重量级案件,“惠卡世纪”涉及被人员和涉案金额只能是小巫见大巫了;但绝不能因此而对这种借助互联网的伪P2P平台洗劫农村社会底层的现象就熟视无睹,而是应更加引起足够警觉和重视,调动更大的社会监管资源对其进行全力围剿:其一,这种借助伪P2P平台将诈骗之手伸进收入低、地位弱势、社保不健全或缺乏的农民群众,无异于自绝不少农民兄弟的生路,使不少农民养老钱、救命钱被打水漂,会严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对此,只有调动全社会监管力量,对伪P2P平台进行无情打击,才能使农村地区免遭诈骗毒手的侵害,也才能确保农村地区长治久安。其二,这是一种金融诈骗新动向,比前些年活跃在农村地区的非法集资活动更具蒙蔽性和欺骗性。目前由于城市监管资源和力量基本齐备,加之城镇接受教育的居民占比大,防范金融风险意识相对较强,伪P2P平台几乎很难得手,由此把诈骗敛财的邪恶目光盯住了农村地区的贫困农民;且目前这种情况还刚处露头角的萌芽状态,只有进行严厉围剿断其生路,不让其形成危害更多农民的大气候,才能对其他意欲将罪恶之手伸向农村地区的诈骗之徒起到震慑作用,使其抑制贪婪之欲,以免更多农民掉入不法分子精心构筑的诈骗陷阱及陷入财富损失的泥潭。
或许有人不理解为何把这种潜入农村地区的互联网金融平台称为伪P2P平台?道理很简单,所谓“伪”是与“真”相比较而得出的结论。大中城市的P2P平台有专门监管机构审批和注册,具有专业资质;尤其央行、银监会、工商局、工信部等部门已明确将其定位于信息中介机构,规定其不能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不能自设资金池、资金要委托商业银行进行存管等等。而伪“P2P”平台则是一些用心叵测的险恶之徒,不通过相关机构审批、不具有合法经营资质,借助互联网技术抛售所谓高回报理财产品蒙蔽缺乏金融常识和金融风险防范意识的农民,将融入的资金放入自己的帐户,或进行投资,或进行挥霍,以牟取非法利益为目,与前几年农村地区孽生的非法集资诈骗活动如出一辙。
伪P2P平台的魔爪为何能顺利伸向农村?这是一个值得各级政府及监管部门认真思考的大问题。从目前看,除了农民缺乏金融常识和金融风险意识,在高利面前丧失警惕和盲目跟风及缺少适合农民的投资理财渠道之外,关键还是各级政府及其监管部门作为不够:一方面,对农村地区金融违法犯罪活动重视不够,把监管力量集中于大中城市,将注意力也放在大中城市;加之目前“各自为政”的监管体制,缺乏足够配合力,使农村地区自然处于金融监管涣散乱状态和最薄弱环节,致使监管信息反映失灵,为伪P2P平台滋生提供了契机和土壤。如“惠卡世纪”2014年9月就开始线上融资,先后发布“惠信钱包”、“创业宝”、“惠信宝”等7个融资平台,以高达10%至16%甚至18%的高利非法融资,长达近两年,竟然没有任何部门发现并介入监管。另一方面,对农村地区农民教育引导缺失,使本来文化水平不高的广大农村地区剩下的中老年人,在面对伪P2P平台的冲击下更缺乏足够抵制力,让伪P2P如入无人之境,也让农民成为任各种违法金融活动宰割的“羔羊”。
为此,各级政府及其监管部门应以近年农村地区发生的P2P非法集资案为契机,抓紧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抓紧进行监管资源整合,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对农村地区伪P2P平台及其他违法金融活动进行严厉围剿,谨防农村广大农民财富被其洗劫,还农村金融市场一片洁净的天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