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去年,笔者到一出产杨梅大县调研,正巧碰上该县杨梅采摘和上市旺季。我从在当地某部门担任领导的朋友那里得知,该县杨梅不论产量还是质量在全省乃至全国都颇有名气;特别是“乌梅”、“东魁”、“太空杨梅”等优质品种更是享誉海内外。全县有50000多亩杨梅基地,年产杨梅2300多万公斤,每年可为农民带来3.6亿元收入,杨梅已成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拳头农业产业。
这本事喜事,可我这位朋友却满脸愁云,向我大倒苦水:“杨梅虽说给农民带收了真金白银,但苦了当地单位和干部,还给工作和生活带来无尽烦恼。”我大惑不解,忙问原因。他解释道:“每年杨梅上市季节,各单位一切重心都转移到杨梅上去了,严重影响了正常工作和生活秩序。”我仍摸不准他话中的意思说道:“单位围着杨梅转是好事,可以帮农民提供市场信息,让农民顺利实现销售并带来收入,也是政府部门的责任,怎么会影响工作和生活?”朋友苦笑道:“如果真是那样就好了。问题关键就在于为了应付上级各部门、各兄弟单位、相关人员来本县采购杨梅或送杨梅,已让当地单位疲于应付、不胜其烦了。”他接着说:“杨梅给当地单位带来了三大烦恼:一是赔了金钱陪笑脸。来的都是客,特别是上级单位都有权有势,得罪不起;名为采购杨梅实质是来拿杨梅,通常都由当地单位买单。本单位每年要支出杨梅采购费7万多元,全县几十个单位每年支出杨梅采摘费就是一个庞大的数目了;即便如此,当客人对采购的杨梅不满意时还得主动陪笑脸解释,让人感觉低三下四。二是赔了金钱陪情感。客人来采购杨梅,不管他(她)来自何背景,都得联络好感情,不敢丝毫怠慢;吃住安排在大宾馆,好烟好酒好菜招待,千方百计让客人满意尽兴。本单位每年因杨梅之事招待来客吃住支出3万多元。三是赔了金钱陪时间。每帮客人来了之后,除了招待吃住之外,为加强情感交流,给上级和对方留下好印象,酒足饭饱之后还要安排打牌、洗脚等娱乐活动,可谓全程、全身心陪同。本单位每年要接待买杨梅单位(来宾)100多次,花费很多时间;有时一天来几拔客人,领导不够陪,就请部门负责人和员工一起陪,把工作和生活时间全泡在了应酬上面。每年这时候,单位领导如临大敌,不敢休假,在家等客人上门,让人倍感身心疲惫。”
朋友说他今年就接待不下60次客人了,往后还会有不少客人要来;而且随着杨梅名气扩大,客人会越来越多,接待的频次也会越来越高,他担心怎么应付得了。听完朋友的话,我陷入深思,一个地方出了特产是好事,可依附在特产身后如此之多的社会问题真让人始料不及,这与当下请客送礼的社会不正之风密不可分,要切实减少特产地单位的负担和烦恼,还需下大力气对社会风气正本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