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遮羞墙”在为谁遮羞?

(2017-01-25 10:42:00)
标签:

杂谈

媒体报道国家级贫困县甘肃省漳县境内212国道沿线,部分村庄路边竖起了一堵堵高约两米、用琉璃瓦装饰的墙,将路边农户的房屋遮挡住,部分墙体已经刷成白色。这些墙被当地村民称为“遮羞墙”。

因为国道,过往车辆多,尤其坐车经过的领导干部多,怕让领导们看到沿途农村居民真实情况,当地干部突发奇想,独具匠心地在沿途村民破旧难堪的房子前修长了一道约五公里长的围墙。而这些围墙在当地村民看来,除了徒具观赏价值之外,没有任何作用;而且村民也并不领情,认为这些围墙挡住了视线,给交通带来了不便,特别对行人过路安全带来了隐患。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当地政府官员却不以为然,竟然把村民对修筑围墙的看法称之为“刚脱盲认识还不到位”。

在一个国家级贫困县,不少村民温饱、住房问题尚未解决,而地方政府哪来的钱修筑围墙?为何要修筑这样的围墙?据当地村民说是“扶贫项目”,而政府部门回应是学习省内其他地方建设新农村先进经验,由扶贫单位县委统战部出资修建的。其目的是“进行村容村貌集中整治,改善和美化人居环境,创建生态文明乡镇,促进新农村建设”。这就更让人费解了,修一道“围墙”就能建成了新农村,就能改变当地农村落后面貌,这样的新农村建设岂不成了毫无意义的“空中楼阁”?它能给农村老百姓带来什么?果真如此,相信不会有一个农民赞成这样的新农村建设;而如果把这笔钱花在改造农村危房上,该可为农民修建多少安居房?可见,地方政府官员决策思维只有围绕解决民生的宗旨,才能真正给农民带来巨大实惠,才会赢得农民朋友的高度赞扬!

那么,漳县境内这道5公里围墙作用究竟在哪?一言以蔽之,它暗藏着地方政府某些官员的两种心态:一在为自己无能“遮羞”,在自己主政下,没能让农村贫困面貌发生根本改变,企图以这道围墙“掩盖”民生凋蔽;二在为自己追求虚假政绩“遮羞”,为政一方,总得拿出点业绩,不在改变农村贫困面貌务实行动中用足功夫,而不惜浪费财力耍架子讨好过路领导,妄图以这道鲜艳的墙“掩盖”膨胀的私欲。

近年,类似“遮羞墙”这样追求表面光艳政绩的劳民伤财之举屡屡发生;如任其发展,必然在政府与民众之间竖起一堵“心墙”,拉大民众与政府之间情感距离,动摇民众对政府执政信心;同时,它“挡住”了上级领导了解民情的“视线”,使领导干部难以察觉民众的真实疾苦,甚至被表面现象所“蒙蔽”,影响政策制定的准确性,最终会导致政府脱离人民群众。可见,这样的“遮羞墙”必须拆除,而且迟拆不如早拆,并要从地方政府官员的思想根子上“拆除”。唯有如此,方能使政府一切行动出发点回归“民本”轨道上来,杜绝弄虚作假,造福民众和社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