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前几天,我到农村老家一趟,小弟说今年桔子又丰收了,产量比去年约增长了20%;且今年桔子质量不错,清脆香甜。为证实小弟之说,我去邻居家串门,全村30多户人家,不论走到哪家,房子里都堆满了冰糖橙或椪柑;邻居们说:“今年户均产量2万多公斤,最多的户产量超5万公斤。”并看到一些邻居由于房子实在装不下,或为卖桔子方便,还在村外面农田里用竹子和树支搭建了五、六十平米甚至上百平米的临时棚子,用薄膜盖住四周,在地上铺上厚厚的稻草,将采摘的桔子用保鲜药水浸泡凉干,再用塑料包装袋逐个包好后,堆放在棚子里,等待着大买主来收购;我数了数,这种临时搭建的棚子总共有25个,逐个棚子瞧瞧,最少的有几千公斤,最多的有上万公斤;而且无论白天晚上,堆放在棚子里的桔子根本没人看守。见此情景,我禁不住问几个儿时伙伴:“这棚子的桔子,晚上没人看守,不怕被人偷吗?”他们的回答几乎相同:“现在农副产品丰富了,家家户户都有水果,没有人偷这些农产品了;过去因为农副产品少,为了充饥或为换几个小钱,才去偷农产品的;现在自己地里的桔子采摘都要请人,没有劳动力,桔子只能烂在山上。”
伙伴的话,勾起了我久远的回忆;我清楚地记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时候正读小学,谁家地里有水果树,小伙伴们心里都惦记着;白天砍柴放牛时总寻找机会去偷着吃,有时候晚上也相约去偷;家里种植水果的人没办法,在水果快成熟的时候,除白天派人看守之外,还要在地里搭建小棚子以便晚上在那儿睡着守。那时候农村,不管是山塘里养鱼的农户,还是地里种西瓜、香瓜、桃子等水果的农户,都要在地里搭建棚子,不分白天黑夜守护着,否则就会被偷掉很多,造成很大损失。即便这样,还能经常听到村民在地里骂山骂海,今天是东家地里的辣椒被人偷了,明天是西家的桃子被人摘了,辱骂的脏话不堪入耳。我读小学的时候曾经常与小伙伴去地里偷别人种植的西瓜、香瓜和桃子,也曾被种植水果的村民抓到过好几次,还被种植水果的村民扇过耳光;有一次我被看守村民抓住后直接送到家里,父母大发雷霆,用小木棍狠狠揍了我一顿,此事至今还让人不寒而栗。
今非昔比,“仓廪实而知礼节”,现在农村不仅小偷小摸现象少了,而且不论走到哪家,只要碰到出产水果的季节,都会热情地请你吃;特别是在外地工作的人回老家,乡亲们还会大方地送给你不少水果。农村生产发展了,农民收入增加了,重礼节知廉耻的社会风气就会必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