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工业企业利润由负转正背后的问题
莫开伟
3月27日,国家统计局工业司解读1-2月份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时表示,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8%,新增利润355.4亿元,改变了2015年全年利润下降的局面。
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由负转正,应该说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工业企业总体经营形势呈好转迹象,也意味着中央政府支持工业企业生产的系列优惠财税政策及推动国有工业企业改革产生了实效。应该说,当此国内外经济疲软局势下,能实现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由负转正确实来之不易,值得肯定。而且更令人欣喜的是,因部分企业产品升级、智能化产品快速发展,带动电机等行业效益增长;由于需求稳定增长、部分原料价格下降,推动了农副食品加工业利润同比增长,都是好兆头。
据国家统计局分析,目前利润增长由负转正实际是受四个原因影响:一是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增速比2015年加快0.2个百分点,比2015年12月份提高1.6个百分点。二是1-2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5.1%,降幅比2015年收窄0.1个百分点,比2015年12月份收窄0.8个百分点。三是1-2月份,石油、化工行业利润增加,两个行业合计影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比2015年提高4.9个百分点。四是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利润增长加快。1-2月份,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25%,新增利润103.2亿元,影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提高0.7个百分点;农副食品加工业利润同比增长14.9%,新增利润61.7亿元;食品制造业增长14.8%,新增利润38.6亿元,两个行业合计影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提高0.8个百分点。
但无论如何,我们切不能对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由负转正就沾沾自喜、忘乎所以,应保持清醒头脑,对利润增长背后的问题有充分了解和足够预估。因为在国内外经济复苏迹象尚不十分明朗情况下,加之受美联储加息对人民币汇率影响,有可能进一步导致我国资本外流,国内工业企业因货币贬值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人工工资上涨,有可能使工业品生长成本上升,进而影响利润增长。同时,如果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复苏如石油价格低迷了较长时期,也有可能进入价格上升通道,如此则会抬升石油、化工行业生产成本,进而侵蚀利润。此外,受近期猪肉、蔬菜价格上涨影响,也有可能引起农副食品加工业成本上升,导致利润下降。且更要看到,目前工业企业也还存在不少困难:其一,采矿和原材料行业利润大幅下降。1-2月份,采矿业利润同比下降121.1%,由盈利转为亏损,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下降72.9%。其二,企业库存压力仍然较大。2月末,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达16.5天,比2015年末增加2.3天。其三,应收账款继续上升。1-2月份,企业应收账款同比增长8.2%,增速比主营业务收入高7.2个百分点;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42.4天,同比增加2.8天。库存和应收账款偏高,增加资金运行成本,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弄不好,这些因素会使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由负转正呈昙花一现之势。尤其,要看到,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由负转正有基金特殊原因。据国家统计局分析,1-2月份工业企业利润虽呈一定增长,但与上年同期基数较低有关。2015年1-2月份,工业企业利润下降4.2%。如果与前年同期相比,今年1-2月份利润仅增长0.4%,带有恢复性增长的特征。
因此,对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由负转正的正确态度是,继续实施优惠财税金融政策,包括全面推进“营改增”措施,降低工业企业整体税负,对工业企业继续给予优惠利率贷款、减少金融服务中间收费,并继续推进国有工业企业兼并重组、强强联合等改革,进一步增强国有工业企业经营活力。同时,扩大国内石油、化工企业生产,防止国际原油价格对利润形成不利冲击。此外,针对目前生猪及蔬菜价格上涨等因素,对种养殖户加强市场信息指导,保证合理生产供应,避免价格大幅上涨推动食品加工企业的价格上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