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亲历新西兰的小学初中高中教育(五)

标签:
杂谈 |
分类: 借花献佛 |
跳级
从高中到大学。不少华人家长都希望孩子跳级。! X" c7 h! O6 _& q
一般来说,新西兰是不让跳级的。) X: e1 ^3 P7 f: b+ r$ M
据我所知,跳级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转学,再转学。转的晕晕乎乎,据说是可以跳的。我认识一个男孩是这么跳过级。不过生日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如果生日本身就属于年纪偏小,那么跳级可能性几乎是零。这招也是十年前在小学期间有效。现在不清楚
7 ^8 p" L g& Z5
y" G0 @
一个高中跳级方法,就是像我一样,跟学校商量提前修完课程。(昨天那堆不是炫耀哈。。。我是用自己跳级做例子。。准确告诉大家如何可以做到。。大家莫理解错了)。商量也好强迫也好。我知道可以,是因为我前一届一台湾男生比我还牛。高三修的高五微积分。高四修了高五的所有其他理科。高五修了高五的所有文科。现在貌似在读医,要不就已经毕业了。就是因为有了前例我才敢跟校长要求。所以各位家长,此路不是不可行。几率稍微小了一点。貌似现在roskill就很少让人提前学数学了,包括A+班。
' [* o5 C# t/ M' H; \) h
另外一个方法,就是level 2 学的非常非常好,然后提前报大学,利用discretionary entrance. 这招我知道roskill有三四个走过。
: ~0 J0 L1 ~1 u' q
还有,就是学cambridge. 利用cambridge A level (year 12) 的分数上大学。这样需不需要discretionary entrance我不确定。不过别忘了,有些大学科目是需要AS level的分数的哦。 (最好到大学查一下)
- U2 o3 f! f( d( M$ q3 o3 ]
(我当年没有走discretionary因为我已经学了4个level 3的课程,足够了80credits)
至于要不要跳级呢?这个我有一些些心得和看法。* m0 F0 S' G, o6 W3 p
除非孩子思想也很成熟,不然单纯的学习好还是最好不要跳级。
西方的大学不是‘念书’而是‘自学’。这就是之前说过很久为什么西方小学初中包括幼儿园会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能力。
其实说这个都有些多余了,想必大家都在新西兰读过大学的。中西方大学的差异应该比我还清楚。7 p9 a& d& j8 O* h% f3 x/ C( x
* {5 Y+ j+ s) A: r- M
macleans的学生 (提供cambridge考试的我只去过macleans) 几乎都不跳级。学校会尽量鼓励他们不要跳。留住人才当然是一方面。但是另一方面,西方大学需要身心成熟的adults, 而不是学习优秀的小宝宝。 大学其中的概念和思想,的确不是光靠死记硬背,就能明白的。抽象思想是随着年龄增长的。当然这跟major也有关系。$ F8 @) o0 _; b+ A6 H9 C7 B
0 G& J' f2 Z* W, m, \1 ~+ z
在year 13多读一年有什么好处? 首先,还是那句,多接触,多认识。学习优秀的学生不难弄个prefect什么当一当,或是其他的什么职位什么的。这对于将来的CV是很有用的。" c- h9 _2 B! L: z
新西兰也有olympiad teams. 我知道的有数学 化学 生物。物理不确定。 我只参加过生物的。一般是在year 12那一年,学校推荐参加考试,是全国性的。生物是选了大约20-30个进行年底假期培训(说是培训,其实没书,也没资料,就是给题让做,我也傻傻的不知道书从哪儿弄,说真的没太当回事。。。有点后悔)培训过程定期给出题,要求答完发回给tutor. 题大多是大一的课程(别忘了这是year 12的生物学生). 从成绩比较好的选出12个参加camp. 之后选出参赛4人队+1 候选国际比赛。数学化学不确定怎么选拔,不过12人camp+4人队是绝对的。
* x) a, p8 r. h6 I; j( s& }
一般来说,这个是year 12初选, year 12年底放假培训, year 13 camp+比赛。( ~1 E) {2 @2 a) d+ K
我当年是在yr 11选year 12生物的时候被选上培训的,没能进到camp. 我也知道有不少的真正进了camp,或是比赛队的(不是绝对的哈,只是很多)都是year 12已经在读year 13, 那么当然比其他选手有一年的优势呢!/ W- J; p7 u6 D( w
9 Y7 ^& a3 O. W
(一直很想参加数学竞赛,很可惜,因为year 11我没有报year 12的数学,我不是自学嘛,所以就学校就没给我提供参考的机会)#
I! h! I1 Y- j# Q( S
# D) j) d8 B: g+ N
olympiad是一个很牛的考试,为了这个不跳级我觉得是值得。: ?, y' `4 t G
2 C/ Y# S7 \2 z# Q9 J
总体说,year 13有很多很多很多opportunities, 很多‘人生荣誉‘都在此一年。选择跳级的时候不妨参谋一下,孩子的学校在year 13给提供什么?: p! O7 S4 x/ r3 w7 v! o& q
3 H; G/ Q* E3 W6 ~
个人感觉,上大学太早了容易不合群。比如吧,当年大一,年底class rep举办class party. 多好的social time啊。可惜,几乎所有的大学party都选择在酒吧一类的地方。比如cock and bull. 我大一的时候才17岁,cock and bull我进不去。class rep说sorry, 那看来你就不能去了。类似情况不少。即使课堂有交流,下课后大家闲聊昨天去哪里玩什么,我都插不进嘴,因为未满18岁我的大学第一年social life几乎是零。第一年没交啥朋友,第二年也就少了那个head start.... 我就像小朋友一样,下课大家很自觉的跟我说: 掰啦 我们先去喝一杯,明天见 =.= 哼~ 我自己喝奶茶。。。http://bbs.skykiwi.com/static/image/smiley/skykiwi/028.gif
K, K4 h8 c! S( Y# w.
O
家教 请还是不请?, S* V7 c' g) K4 d
7 x8 g8 q H( A)
O
6 O( K5 T" ^. m) q9 e
这也是很多家长的心病。9 f0 B1 Q2 Y# v9 A
我是当初没补习过。可是也别忘了我老娘在我幼儿园和小学期间下了多么多么多么大的心血。(鞠躬 亲一个http://bbs.skykiwi.com/static/image/smiley/coolrabbit/34.gif)
之前学教师的时候教授说了,没有笨学生只有不努力的老师。这句话同样送给各位家长们。' ~$ T% q: o; L* _3 Z) G. Q) A
要将来学习好,从娃抓起才是硬道理!别忘了,我再重复再重复,学习好,别指望把孩子送进名校就ok了5 ^+ A2 D$ ]/ e$ N/ Z
5 I( M# B4 Y$ |) O$ \# G8 N
那么话有说回来了,何时需要请家教?2 a! r' E9 ^' B0 a+ I V* ?7
N
/ [. {' }, N" I! P4 W* H
个人认为
1) 提前修课。不要忘了孩子十几岁那几年青春期,可以很激烈的啊!策略:提前修,这样可以弥补青春期那几年。
2) 孩子学习跟不上。跟不上,不补也不行了。: Q1 v+ A$ w" ?$ `& o
3)为了学习优异。虽然我见过不少学习优异也从没不过可的孩子。毕竟是少数。极少数。3 I! g& n# d0 {& E- z5 r# t
4)老师不好好教。好的学校可以减少这个几率,但是不代表绝对。高中选课的安排让你很难去换老师。
没用事情是绝对的,永远是一个几率问题。就好比跟帖网友说,把孩子送进好学校,就是提高一下好老师的几率。这个没错啊,但是不排除也有一定的不好老师的几率。4 G/ Q! A4 M) o/ M+ D
高中五年,叛逆一两年,早恋一两年,嘿嘿,趁早赶紧抓把。# m3 v5 u5 m1 I; G" n0 {1 E
1 y2 Z4 i1 p! R5 h' p
家长,聆听孩子的决定,不要把自己决定强制在孩子身上,也不要让孩子自己瞎决定。: q: `' g' H+ P8 l: e5 N
从高中到大学。不少华人家长都希望孩子跳级。! X" c7 h! O6 _& q
一般来说,新西兰是不让跳级的。) X: e1 ^3 P7 f: b+ r$ M
据我所知,跳级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转学,再转学。转的晕晕乎乎,据说是可以跳的。我认识一个男孩是这么跳过级。不过生日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如果生日本身就属于年纪偏小,那么跳级可能性几乎是零。这招也是十年前在小学期间有效。现在不清楚
7 ^8 p" L
一个高中跳级方法,就是像我一样,跟学校商量提前修完课程。(昨天那堆不是炫耀哈。。。我是用自己跳级做例子。。准确告诉大家如何可以做到。。大家莫理解错了)。商量也好强迫也好。我知道可以,是因为我前一届一台湾男生比我还牛。高三修的高五微积分。高四修了高五的所有其他理科。高五修了高五的所有文科。现在貌似在读医,要不就已经毕业了。就是因为有了前例我才敢跟校长要求。所以各位家长,此路不是不可行。几率稍微小了一点。貌似现在roskill就很少让人提前学数学了,包括A+班。
' [* o5 C# t/ M' H; \) h
另外一个方法,就是level 2 学的非常非常好,然后提前报大学,利用discretionary entrance. 这招我知道roskill有三四个走过。
: ~0 J0 L1 ~1 u' q
还有,就是学cambridge. 利用cambridge A level (year 12) 的分数上大学。这样需不需要discretionary entrance我不确定。不过别忘了,有些大学科目是需要AS level的分数的哦。 (最好到大学查一下)
- U2 o3 f! f( d( M$ q3 o3 ]
(我当年没有走discretionary因为我已经学了4个level 3的课程,足够了80credits)
至于要不要跳级呢?这个我有一些些心得和看法。* m0 F0 S' G, o6 W3 p
除非孩子思想也很成熟,不然单纯的学习好还是最好不要跳级。
西方的大学不是‘念书’而是‘自学’。这就是之前说过很久为什么西方小学初中包括幼儿园会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能力。
其实说这个都有些多余了,想必大家都在新西兰读过大学的。中西方大学的差异应该比我还清楚。7 p9 a& d& j8 O* h% f3 x/ C( x
* {5 Y+ j+ s) A: r- M
macleans的学生 (提供cambridge考试的我只去过macleans) 几乎都不跳级。学校会尽量鼓励他们不要跳。留住人才当然是一方面。但是另一方面,西方大学需要身心成熟的adults, 而不是学习优秀的小宝宝。 大学其中的概念和思想,的确不是光靠死记硬背,就能明白的。抽象思想是随着年龄增长的。当然这跟major也有关系。$ F8 @) o0 _; b+ A6 H9 C7 B
0 G& J' f2 Z* W, m, \1 ~+ z
在year 13多读一年有什么好处? 首先,还是那句,多接触,多认识。学习优秀的学生不难弄个prefect什么当一当,或是其他的什么职位什么的。这对于将来的CV是很有用的。" c- h9 _2 B! L: z
新西兰也有olympiad teams. 我知道的有数学 化学 生物。物理不确定。 我只参加过生物的。一般是在year 12那一年,学校推荐参加考试,是全国性的。生物是选了大约20-30个进行年底假期培训(说是培训,其实没书,也没资料,就是给题让做,我也傻傻的不知道书从哪儿弄,说真的没太当回事。。。有点后悔)培训过程定期给出题,要求答完发回给tutor. 题大多是大一的课程(别忘了这是year 12的生物学生). 从成绩比较好的选出12个参加camp. 之后选出参赛4人队+1 候选国际比赛。数学化学不确定怎么选拔,不过12人camp+4人队是绝对的。
* x) a, p8 r. h6 I; j( s& }
一般来说,这个是year 12初选, year 12年底放假培训, year 13 camp+比赛。( ~1 E) {2 @2 a) d+ K
我当年是在yr 11选year 12生物的时候被选上培训的,没能进到camp. 我也知道有不少的真正进了camp,或是比赛队的(不是绝对的哈,只是很多)都是year 12已经在读year 13, 那么当然比其他选手有一年的优势呢!/ W- J; p7 u6 D( w
9 Y7 ^& a3 O. W
(一直很想参加数学竞赛,很可惜,因为year 11我没有报year 12的数学,我不是自学嘛,所以就学校就没给我提供参考的机会)
# D) j) d8 B: g+ N
olympiad是一个很牛的考试,为了这个不跳级我觉得是值得。: ?, y' `4 t
2 C/ Y# S7 \2 z# Q9 J
总体说,year 13有很多很多很多opportunities, 很多‘人生荣誉‘都在此一年。选择跳级的时候不妨参谋一下,孩子的学校在year 13给提供什么?: p! O7 S4 x/ r3 w7 v! o& q
3 H; G/ Q* E3 W6 ~
个人感觉,上大学太早了容易不合群。比如吧,当年大一,年底class rep举办class party. 多好的social time啊。可惜,几乎所有的大学party都选择在酒吧一类的地方。比如cock and bull. 我大一的时候才17岁,cock and bull我进不去。class rep说sorry, 那看来你就不能去了。类似情况不少。即使课堂有交流,下课后大家闲聊昨天去哪里玩什么,我都插不进嘴,因为未满18岁我的大学第一年social life几乎是零。第一年没交啥朋友,第二年也就少了那个head start.... 我就像小朋友一样,下课大家很自觉的跟我说: 掰啦 我们先去喝一杯,明天见 =.= 哼~ 我自己喝奶茶。。。http://bbs.skykiwi.com/static/image/smiley/skykiwi/028.gif
家教 请还是不请?, S* V7 c' g) K4 d
7 x8 g8 q
6 O( K5 T" ^. m) q9 e
这也是很多家长的心病。9 f0 B1 Q2 Y# v9 A
我是当初没补习过。可是也别忘了我老娘在我幼儿园和小学期间下了多么多么多么大的心血。(鞠躬 亲一个
之前学教师的时候教授说了,没有笨学生只有不努力的老师。这句话同样送给各位家长们。' ~$ T% q: o; L* _3 Z) G. Q) A
要将来学习好,从娃抓起才是硬道理!别忘了,我再重复再重复,学习好,别指望把孩子送进名校就ok了5 ^+ A2 D$ ]/ e$ N/ Z
5 I( M# B4 Y$ |) O$ \# G8 N
那么话有说回来了,何时需要请家教?2 a! r' E9 ^' B0 a+ I
/ [. {' }, N" I! P4 W* H
个人认为
1) 提前修课。不要忘了孩子十几岁那几年青春期,可以很激烈的啊!策略:提前修,这样可以弥补青春期那几年。
2) 孩子学习跟不上。跟不上,不补也不行了。: Q1 v+ A$ w" ?$ `& o
3)为了学习优异。虽然我见过不少学习优异也从没不过可的孩子。毕竟是少数。极少数。3 I! g& n# d0 {& E- z5 r# t
4)老师不好好教。好的学校可以减少这个几率,但是不代表绝对。高中选课的安排让你很难去换老师。
没用事情是绝对的,永远是一个几率问题。就好比跟帖网友说,把孩子送进好学校,就是提高一下好老师的几率。这个没错啊,但是不排除也有一定的不好老师的几率。4 G/ Q! A4 M) o/ M+ D
高中五年,叛逆一两年,早恋一两年,嘿嘿,趁早赶紧抓把。# m3 v5 u5 m1 I; G" n0 {1 E
1 y2 Z4 i1 p! R5 h' p
家长,聆听孩子的决定,不要把自己决定强制在孩子身上,也不要让孩子自己瞎决定。: q: `' g' H+ P8 l: e5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