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经手记(三)

(2010-03-26 18:38:55)
标签:

育儿

教育

《弟子规》

手记

杂谈

分类: 读经教育

                     2010年3月20日

    这是第三周的教学,学生之间的差别就更加明显了。因为我在第二节课的时候,加大了教学的进度。排好了教学计划,我准备用15节课把《弟子规》讲完,并且教完。有的学生能跟上,有的学生就跟不上了。

    因为不是纯粹的读经教学,我的课程里加入了游戏,静定训练,现代诗歌朗诵,讲古代故事,写字,礼仪等等内容,所以每堂课的诵读,并不是很多。而且经过观察,就是这些内容,有些孩子们都无法全部吸收进去。这和我在国内的教学进度相比,实在是相差甚远,不过也不能怪,毕竟语境不同,两种文化不同。

 

    这是第三节课。学生之间都熟悉了不少,该来的,都固定下来了,不愿意来的,也就不来了。我反而觉得现在是一个最好的上课阶段了。

 

    不再计较为什么有的学生不愿意来,为什么有的学生会来了又放弃,这是我需要突破的一个过程。我告诫自己,坚持下去,就会好的。想想当年在国内做经典诵读的时候,也是有学生来了又走,走了又来。到了后来才渐渐稳定下来。所以,想明白这点,我反而不再考虑生源的问题了。心想把现在的这10个孩子用心教好,让他们做出一个榜样来,比什么都强。

 

    A班的教学,还是很容易进行,我们教了握手的礼仪。还教了《弟子规》的很长的一段。令人惊奇的是,泓佳居然全部会背了,司禹也会背,两个大孩子,若婷会背一些,可是梓儒却不会背,而仅仅是会读,不过我还是表扬了他,因为他的中文程度不是很好,能读的流畅就可以了。

 

    B班又来了一个新的孩子,叫琪琪。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这节课,就是泽新,咏贤和琪琪一起上。萌萌的妈妈说这个学期来不了,是因为家里装修房子,没有人送孩子,准备下学期开学时和我联系送孩子过来学。

 

    B班还是进步不明显,我在反思该怎么办。他们总体来说,玩儿的兴趣大于学的兴趣。好在今天咏贤的妈妈给我电话,希望下节课能让家长一起旁听,我非常乐意。因为平时家长送了孩子就走,我基本没有机会和他们交流,另外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我怕家长在旁边会影响孩子上课的专注力,所以拒绝了家长的旁听。现在看到B班的现状,我觉得还是应该有家长旁听比较好。至少妈妈在的时候,孩子可能会安静些吧。

 

    前两天和泓佳的妈妈聊天,说到这里教中文的难处,说一个朋友原来是教中文的,结果实在教不下去了,问她为什么?说小孩子根本不好好学,也不愿意学,她只好拿颗糖哄,写一个字,给一颗糖。我听了之后,真的沉思良久。

 

    不过,我还是认为我的读经班应该可以继续下去。无论是A班,还是B班,还是C班,都会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目前最能够体现我教学内容的就是A班了,C班的小哥俩也不错,我利用中间休息的时间给他们放中华德育的动画片看,他们居然要求看两遍。对于里面的故事,他们也提出了许多问题来问我。我和他们的妈妈做了交流,她觉得能让兄弟俩爱上学习中文,爱上读经典,知道什么是盘古,什么是女娲,就是很不错的。我决心更好的坚持下去。

 

    说到底,家长的坚持,给了我信心。我自己也在不断地摸索,如何在一个没有中文语境的国家里,把中国古代经典和传统文化教好,教下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