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的危害
人到老年,总是被疾病所困扰,您最近是否出现了乏力不适,皮肤瘙痒,皮肤发黄,小便颜色变深的症状,朋友,您这是很可能有了梗阻性黄疸症状,该去医院看病了。
所谓的黄疸是临床上的常见体征,根据黄疸发生机制的不同,通常将其分为溶血性、肝细胞性和阻塞性三种。据资料提示黄疸中阻塞性黄疸占80%(其中半数以上由恶性肿瘤引起),老年人最易罹患,这是因为随着人们的老龄化和寿命的延长,各种疾病(包括肝胆胰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也会随之增高的缘故。
通常来说,阻塞性黄疸临床共有特点是:
1. 巩膜(白眼珠)和皮肤颜色发黄,早期可呈金黄色,到了中期呈黄绿色,晚期则呈绿褐色甚至近于黑色;
2. 皮肤干燥,瘙痒,这是因为大量胆盐沉积在皮下刺激末梢神经的结果
3. 大便灰白色或呈白陶土样,乃因胆管受阻粪便不能被胆汁染黄造成的
4. 尿像浓茶样,是由于血中胆红素增高;
5. 出现心慌,为胆盐刺激迷走神经所致。
引起老年人阻塞性黄疸最常见的疾病主要有:
胰头癌是首要病因,表现为:厌食,体重迅速下降,乏力,全身情况于短时间内恶化,慢性进行性黄疸,由轻到重,由浅到深,肝脾肿大;
胆总管结石也是引起组黄的重要病因,为结石阻塞胆总管内腔所造成;
另外病因还包括各种肿瘤,如:继发性肝癌、壶腹周围癌、原发性胆囊癌、原发性胆管癌;及药物引起的药物性黄疸。
老年人出现黄疸该怎么办?一般人会想到开腹手术,可目前还有更好的方法,您知道吗?那就是无需剖腹开刀,通过十二指肠镜下的系列治疗可迅速解除病痛,它的发明是微创医学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此方法对胆胰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国际公认的先进技术。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是在纤维十二指肠镜直视下通过十二指肠乳头插入胆管和(或)胰管内,注射造影剂,通过X线使胰胆管显影,是一种对肝、胆、胰系疾病无创或微创的重要诊断方法。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鼻胆管引流术(ENBD)、胆管内支架置入术(ERBD、EBMSD)、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取石术(EST)。
其临床应用:ERCP可直接观察十二指肠及乳头部的情况及病变,对可疑病变可直接取材活检,对不明原因的阻塞性黄疸、肝、胆、胰系统的恶性肿瘤、胆胰管结石、胆胰管畸形,慢性胰腺炎等疾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鼻胆管引流术主要应用于梗阻性黄疸、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等胆、胰腺疾病的引流减压、减黄等抢救治疗。胆管内支架置入术主要应用于恶性肿瘤(原发性或转移性)所致的胆道梗阻,既可用于手术前准备,也可作为晚期肿瘤患者的姑息性治疗,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及网篮取石术主要应用于胆囊手术后残留有胆总管、总肝管、肝管结石的患者,通过内镜手术,患者无需开刀,即可取出结石。通过内镜进行诊断和治疗,病人痛苦小、创伤小、恢复快,花费少、避免了很多剖腹手术的并发症,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ERCP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见效快,患者的疼痛与黄疸很快消退,生命质量提高,受到广大患者好评。
市九院外科拥有多年临床操作经验的医师及先进电子十二指肠镜,配备全国一流的放射设备,给广大患者带来的福音。
有了黄疸不可怕,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就能还您个健康身躯。
(撰文:楼晓楼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九院普外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