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注射隆乳的并发症及治疗体会

(2007-12-10 13:58:49)
标签:

健康/保健

注射隆胸

分类: 科室特色之乳腺疾病专题
注射隆乳的并发症及治疗体会

 

1. 隆乳的起源和发展

    女性乳房不仅是重要的哺乳器官,而且显示女性特有的性感魅力。乳房偏小的女性,往往想方设法进行隆胸。注射隆乳术因手术相对简单、切口微小,是最受欢迎的隆胸方法之一。1900年Gersuny曾采用液体石蜡注射进行隆乳,但因为出现瘘、石蜡瘤和恶性变等严重并发症而被废弃。20 世纪60 年代硅胶假体隆乳术兴起于美国,80 年代初传入我国,90 年代初逐渐在一些整形外科医院及综合医院的整形外科开展。1992 年,美国FDA因为一项诉讼纠纷宣布禁止使用硅凝胶假体隆乳。在整形美容外科界引发了一场关于硅胶乳房假体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恶性肿瘤之间关系的争论。后来研究证实,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的发生,与硅胶乳房假体置入没有因果关系。90 年代中后期发展起来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术,在国内得到较大范围的应用。

 

2. 注射隆乳的材料和化学性质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1997年由乌克兰引进中国市场,商品名为英捷尔法勒。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胶状高分子化合物,主要成分为含有碳、氢、氧、氮元素的大分子三维结构的聚合物。1998年国内有公司研制成功该产品,取名为奥美定。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临床。由于其理化性质比较稳定,生物相容性较好,手术操作简便,近期效果良好,因此选择此种方法治疗者很多。注射后的乳房形态丰满,手感柔软。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应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者大约为数十万人次以上。

 

3. 临床常见并发症

    随着时间推移,注射隆乳的并发症不断暴露出来。注射隆乳并发症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能与凝胶质量、操作技术和术后护理等相关。错误的注射层次和超量注射可造成硬结和疼痛。甚至有的注射到乳腺腺体组织。正确的注射层次应在乳腺后间隙,注射量不宜过多。手术中创伤,造成毛细血管甚至是小血管破裂,易形成血肿。受损局部出现创伤性无菌性炎症,随炎症反应进一步加重,可能会继发感染,甚至化脓破溃。可引起乳房形态改变,纤维组织增生挛缩,乳房严重萎缩变形。


⑴ 血肿:血肿常常由于手术中创伤,造成毛细血管甚至是小血管破裂而形成。应用加压包扎、止血、等治疗多能预防血肿发生。血肿较大常会继发感染,需要对症处理。血肿较小者可以自行吸收。


⑵ 硬结:硬结主要是因注射部位层次不正确所致。注射过浅会形成皮下结节,注射过深注入胸大肌筋膜下易形成固定的散在性硬结。凝胶注入腺体内易形成孤立或散在性硬结。散在性结节表现为皮下、乳腺内或胸大肌下的单个或数个结节,表面光滑,质地中等,容易与乳房肿块混淆。尽管水凝胶被认为是无致癌性及致畸性的生物材料,但硬结的形成对于与乳房肿瘤的鉴别诊断产生明显干扰,甚至延误乳腺癌的治疗。


⑶ 胸痛:胸痛也是较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胸肌内有水凝胶注入者,手术中发现部分累及肌肉发生变性,呈灰白色,失去正常的光泽。肌肉的变性可能是由于水凝胶降解产物的毒性所致,但需要进一步验证明确。我们看到有部分注射者早期形态较好,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凝胶可向周边组织移位,有的甚至超出乳房范围。有时注射量过多也会引起疼痛。

⑷ 感染:造成术后感染的原因常是无菌观念差,操作有污染。或者体内有感染病灶,产生蔓延所致。或者由血肿继发感染。我们接诊多例并发感染患者,是由于凝胶注射到乳腺腺体组织内。被破坏的腺泡和腺体内充满凝胶,哺乳期大量凝胶与乳汁相混,而且腺管又不通畅,一旦感染会很快化脓。来诊时乳房变成两个大脓包,只好切开排脓。治愈后乳房严重变形。


⑸ 凝胶膨出:表现为乳房下皱襞下方皮肤局部隆起,触之柔软,用手指按压隆起部分可缩小或消失。对隆起部分进行穿刺可抽出凝胶。这是由于凝胶突破乳腺下皱襞韧带流至乳房下方皮下所致。乳房下皱襞韧带完整性未受破坏的情况下,凝胶不会流至乳房下方皮下。出现原因是穿刺针将乳房下皱襞韧带穿透,术后凝胶在压力和重力的作用下,从该韧带破损处流至乳房下皱襞皮下。


⑹ 纤维组织增生挛缩:纤维组织增生挛缩发生的根本原因仍不十分清楚,可能与水凝胶质量、术中创伤、术后并发血肿、局部炎症反应有关,也可能是水凝胶向周围组织广泛弥散,与机体接触的面积增大,相应的纤维结缔组织包膜广泛、大量增生所引起。

 

4.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⑴ 凝胶抽吸:局部麻醉下从原注射部位穿刺注入生理盐水,按摩后抽出水凝胶。反复多次,至抽出物肉眼看不见胶状物为止。或者通过腋下横切口,用特制的乳房分离工具,将注射水凝胶的包膜腔分离打开,再次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和抽吸。

⑵ 感染防治:减少对填充部位穿刺损伤,避免血肿形成。强调无菌观念,减少感染机会。发生感染者及早抗感染治疗,一旦化脓则及时切开引流。

⑶ 凝胶膨出:用手按压隆起部分,尽量使凝胶还纳,在局麻下于乳房下皱襞韧带下方1 cm 处切开皮肤,取出残留的凝胶, 用丝线将乳房下皱襞韧带的破损处修补,缝合切口。

⑷ 胸痛:胸痛常由凝胶刺激胸肌引起,往往需要手术取出凝胶。

⑸ 纤维组织增生挛缩:必须手术取出凝胶和挛缩组织。

 

    从目前的临床观察,有很多问题仍有待于明确及解决。此种生物材料用于注射隆乳须非常慎重,尚需大量研究得出科学的结论后,才能决定能否临床推广应用。

(撰文:郭善禹 教授、主任医师,九院普外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