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健康/保健注射隆胸 |
分类: 科室特色之乳腺疾病专题 |
1. 隆乳的起源和发展
2. 注射隆乳的材料和化学性质
3. 临床常见并发症
⑴
血肿:血肿常常由于手术中创伤,造成毛细血管甚至是小血管破裂而形成。应用加压包扎、止血、等治疗多能预防血肿发生。血肿较大常会继发感染,需要对症处理。血肿较小者可以自行吸收。
⑵
硬结:硬结主要是因注射部位层次不正确所致。注射过浅会形成皮下结节,注射过深注入胸大肌筋膜下易形成固定的散在性硬结。凝胶注入腺体内易形成孤立或散在性硬结。散在性结节表现为皮下、乳腺内或胸大肌下的单个或数个结节,表面光滑,质地中等,容易与乳房肿块混淆。尽管水凝胶被认为是无致癌性及致畸性的生物材料,但硬结的形成对于与乳房肿瘤的鉴别诊断产生明显干扰,甚至延误乳腺癌的治疗。
⑶
胸痛:胸痛也是较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胸肌内有水凝胶注入者,手术中发现部分累及肌肉发生变性,呈灰白色,失去正常的光泽。肌肉的变性可能是由于水凝胶降解产物的毒性所致,但需要进一步验证明确。我们看到有部分注射者早期形态较好,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凝胶可向周边组织移位,有的甚至超出乳房范围。有时注射量过多也会引起疼痛。
⑷ 感染:造成术后感染的原因常是无菌观念差,操作有污染。或者体内有感染病灶,产生蔓延所致。或者由血肿继发感染。我们接诊多例并发感染患者,是由于凝胶注射到乳腺腺体组织内。被破坏的腺泡和腺体内充满凝胶,哺乳期大量凝胶与乳汁相混,而且腺管又不通畅,一旦感染会很快化脓。来诊时乳房变成两个大脓包,只好切开排脓。治愈后乳房严重变形。
⑸
凝胶膨出:表现为乳房下皱襞下方皮肤局部隆起,触之柔软,用手指按压隆起部分可缩小或消失。对隆起部分进行穿刺可抽出凝胶。这是由于凝胶突破乳腺下皱襞韧带流至乳房下方皮下所致。乳房下皱襞韧带完整性未受破坏的情况下,凝胶不会流至乳房下方皮下。出现原因是穿刺针将乳房下皱襞韧带穿透,术后凝胶在压力和重力的作用下,从该韧带破损处流至乳房下皱襞皮下。
⑹
纤维组织增生挛缩:纤维组织增生挛缩发生的根本原因仍不十分清楚,可能与水凝胶质量、术中创伤、术后并发血肿、局部炎症反应有关,也可能是水凝胶向周围组织广泛弥散,与机体接触的面积增大,相应的纤维结缔组织包膜广泛、大量增生所引起。
4.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⑴
凝胶抽吸:局部麻醉下从原注射部位穿刺注入生理盐水,按摩后抽出水凝胶。反复多次,至抽出物肉眼看不见胶状物为止。或者通过腋下横切口,用特制的乳房分离工具,将注射水凝胶的包膜腔分离打开,再次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和抽吸。
⑵
⑶ 凝胶膨出:用手按压隆起部分,尽量使凝胶还纳,在局麻下于乳房下皱襞韧带下方1 cm 处切开皮肤,取出残留的凝胶, 用丝线将乳房下皱襞韧带的破损处修补,缝合切口。
⑷
⑸ 纤维组织增生挛缩:必须手术取出凝胶和挛缩组织。
(撰文:郭善禹 教授、主任医师,九院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