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2年6月5日导师课会议纪要

(2022-06-06 23:23:36)
分类: 学术讨论

主题:《图解多学科知识》工作推进

时间:202265日早上830——1200

地点:工科楼1506

与会人员:岳邦瑞、费凡、丁禹元、雷雅茹、王玉、赵素君、司耕硕、高李度、王梦琦、吴烨乔、董清榕

记录人:高李度

审核人:费凡

 

一、规划学(董清榕、雷雅茹)

(一)汇报内容:

1.根据前几周对于规划本质的研究,提取规划本质的相关关键词,提出规划的基础研究框架。

2.对景观规划进行概念梳理、相似概念辨析、历史发展梳理。

3.提出问题:规划专题与规划案例专题如何区别与联系。

(二)问题与回应

费凡:

1.景观规划的相关梳理与前面规划的本质产生割裂,没有联系。

2.本专题的亮点和创新点是什么?

丁禹元:

可以从“控制”这个词入手进行研究联系。

岳老师:

规划案例需要结合规划与景观提出新的框架,设计案例也需要结合设计与空间提出新的框架。景观规划需要从对象和指向两方面入手,对象是景观,指向是规划。以麦克哈格为例,他的景观规划研究的对象是包括气候、地貌等多学科的自然过程。他的规划指向是适宜性评价,是对熵低和高序度的追求。

(三)下周计划

与规划案例组一起对规划进行基于专题需要的再定义。

二、规划案例专题丁禹元、吴烨乔、王玉)

(一)汇报内容

1.结合相关资料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转译框架进行优化。生态修复目标上,利用经济学、社会学等知识,对社会-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及福祉进行耦合性的判断;而价值和福祉更多影响到程序性知识,实质性知识主要是对服务功能和价值进行核算,以上几点互相介入耦合,形成景观生态修复格局(既包括安全保护格局,也包括适应性景观格局)。

2.关于范式的思考,通过岳老师的《景观规划理论的类型与范式的研究综述》,可以总结得到,景观规划的实质性知识经历了萌芽阶段——“格局-过程-尺度”——“格局-过程-服务-可持续”的转变,对应的程序性知识经历了从实验性、叠图法向反规划再向适应性规划的转变,而价值性从提升环境质量到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再到实现“社会-生态系统”人类福祉可持续。

3.重新梳理生态修复介入景观生态规划的历程,明确发展历程背后学科变化及相应的实质性知识和规范性知识演变规律,可以看到关键性学科如经济学、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环境科学、地理学是如何在历史中演化和影响的,总结得到各阶段的景观规划设计目标演变情况。

(二)问题与回应

费凡:

倒推到规划专题,得到的级联框架能否指导规划专题写作?规划学作为内核学科,应该与规划案例专题相互关联。

岳老师:

应重新对规划的下定义,规划实际上是将物理人工物转化为社会人工物的过程,就是把对物理人工物的结构-过程-功能关系,迁移到社会人工物(就是指社会-生态系统的功能),造成一个新的物理人工物。

(三)下周计划

1.将生态修复介入景观规划设计的历程整理总结,进行文本撰写;

2.总结思考“规划”的基础框架和定义。

 

三、地图学(司耕硕)

(一)汇报内容:

1、从系统论的角度,将景观设计分为多个层次,辨析构成要素、结构、功能、整体的关系。

2、通过将系统论的基本原理:结构的整体性、层次性,功能的最优性等方面,将现状结构与未来功能需求联系起来。

3、通过系统论得出实现现状结构到未来功能需求的流程:

基于分析场地外部环境确定设计目标,目标分为生态社会,人文,目标

基于设计目标选择影响响应目标的构成要素

通过构成要素构建相应类型的子系统结构

通过不同类型子系统结构重合,判断不重合处的相应类型的子系统的结构gap,指导规划设计进行完善和调整。

总结:通过预设宏观设计功能目标判断现状宏观结构与功能的gap,明确影响功能实现的部分宏观结构,基于此部分宏观结构进行拆解分析,判断次级结构与次级功能需求的gap,进一步去拆分分析最终落到具体结构,实现对现状结构从宏观到微观的设计指导。

(二)问题与回应

岳老师:

文字性内容太多,信息比较庞杂,建议结合具体实践应用以及图示流程将过程进行解释展示会更容易理解。

(三)下周计划:

1.梳理整个分析过程,用图示的方式展示如何从系统论角度生成的解决现状结构与目标功能需求gap的框架或步骤。

2.思考景观分析的本体性的框架,而不是分析步骤作为框架。

 

四、政治学(高李度)

(一)汇报内容:

1. 规划师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通过规划的一般流程以及利益主体的划分,将利益主体划分为四大类:政府——代表权力集团;城市开发企业——代表资本集团;市民——代表劳动力集团;城市规划师——代表知识集团。认为城市规划师所承担的任务既是向权力讲述真理、向公众宣传规划的权威性,又涉及维护公共利益、关注弱势群体等,在利益主体之间起到协调的作用。

2. 规划师在城市规划如何实现利益均衡:例举三种模式社区规划师联合对抗模式;社会规划师沟通协调模式;联络性规划。

(二)问题与回应:

岳老师:政治学这一讲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用应用政治学知识解释(如空间成产理论)解释现有的城市空间现象,从权力、资本与空间关系的角度解释现有空间生成的原因,第二,以规划师的角度去在面对多利益主体冲突时,应该怎样做,如社区规划师联合对抗模式,并且两方面内容都应该用案例加以说明。

(三)下周计划:

1. 完善政治学中空间生成框架

2. 寻找具体案例加以说明

五、设计学(王梦琦)

汇报内容

1.完成排版内容,正在进行第一次修改

2.封面选择:用了一张包含水,植物,城市肌理,人的图片,拼贴出了一幅抽象的图底关系画面

问题与回应

1.费凡师兄:封面比较抽象,在下方文字部分要作简要说明

2.岳老师:继续根据师兄意见修改文本内容

下周安排

根据师兄意见修改内容,并将部分删减内容图示化

六、空间赵素君

(一)汇报内容:

1.专题改稿展示

(二)问题与回应:

岳老师:在小尺度语境下,作为对象的空间以及作为指向的设计,如何进行整合?目前为止的工作需要重新思考,将景观规划设计先分开探索思考,跳出之前的思维定式,尝试提出小尺度景观设计(空间设计?景观空间设计?)的基础研究框架,提出具有创新性的设计概念。

(三)下周计划

 1.本周与师兄和设计学进行交流,尝试突破新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