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岳老师
岳老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495
  • 关注人气:42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2年4月2日导师课会议纪要

(2022-04-08 22:01:40)
分类: 学术讨论

主题:《图解多学科知识》工作推进

时间:202242日早上830——1200

 地点:工科大楼1506

与会人员:岳邦瑞、费凡、雷雅茹、王玉、赵素君、司耕硕、高李度、王梦琦、吴烨乔、董清榕

记录人:董清榕

审核人:费凡

会议主要内容:

 、设计学(王梦琦)

汇报内容

1.设计要点具体内容梳理:对比、尺度、序列、轴线、借景

2.排版形式选择与确定

(二)问题与回应

费凡:

排版要考虑整体,可以一个要点用分析图和效果图一起表达。并且在ID中用210*226的尺寸去排版。

岳老师:

1)要点可以扁平化,不用一环套一环。信息单元要明确,可以排12组。

2)表格可以参考土壤学、气候学。一般最多四列即可。

3)文字部分尽量精简。尽量不要超过100字。

下周工作重点:

1)精简设计要点的文字部分

2)参考气候学图解,概念知识分析图示应用情境

3)在要点部分可以加上“层次”这一要点,作为序列的补充或者单独作为一个要点单元。

4)后续撰写景观与建筑的对比时可以将建筑从空间出发,注重动线、流线;景观从格局、轴线、五感体验出发,来作为对比,因而景观师与建筑师在设计统一景观时会有不同的考虑。

二、“空间”学(赵素君)

(一)汇报内容

在上周图解表达的基础上,再次尝试其他的图解表达方式,对三类空间(行为空间、场景空间、生境空间)营建图解表达进行突破;

(二)问题与回应

岳老师:

1)本周的图解形式复杂,要素过多,导致读图困难,不符合“准达美”的要求,还需要继续改进。存在两个问题:首先是三类空间的二级分类,现在的是否合适?还需要进一步佐证考察分析研究;其次,对于空间(容器空间)的“有与无”的理解,举例来说明,例如我们在教室内,教室的墙、地板、顶部首先对空间进行了限定,其就是我们所讲的“有”,除此之外,教室里面的桌子、凳子、讲台等要素也是“有”,这些要素的存在对空间进行了限定,也就是已经被占据;那么“无”是什么?顾名思义,没有被要素占据的空间,也就是墙、顶、地、桌子、椅子、讲台等限定的范围,空出来的地方,也就是人们可以活动的地方,可以容纳人的行为的地方,都可以看作是“无”。综上所述,“有与无”构成了空间,因此,我们才可以在空间中进行活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空间的“有、无、用”。

2)三类空间的原命名为:行为空间、场景空间、生境空间,但在本周的二级分类分讨论过程中,发现后两者的命名存在歧义。我们的命名方式主要是通过功能来进行划分,因此基于此,将场景空间改为精神空间,将生境空间改为生态空间。具体的二级分类分为:行为空间:休憩空间、娱乐空间、健身空间、交流空间、观赏空间;场景空间:象征性意义空间、纪念性意义空间、宗教性意义空间、意境意义空间;生态空间:海绵空间、气候空间、生境空间、康复空间、减碳空间(有待进一步探究)。

下周工作重点:

在新分类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图解,主要遵循“准达美”的原则,切记不能复杂,要追溯每个空间的原型空间。

三、地图学(司耕硕)

(一)汇报内容

1.梳理了对于制图专题的写作逻辑框架,写作结构为T-A-C结构,其中A部分将景观设计分为规划语境和设计语境。

2.辨析了景观设计制图和景观规划制图在目的、尺度、作用、形态、结果

3.以景观设计项目的流程为参考,将景观设计制图分为:分析过程和表达过程。

(二)问题与回应

费凡:

1.知识量太大太庞杂,无法通过一个逻辑对景观规划和设计的制图进行一个逻辑的串联

2.设计流程中是否有适宜性分析?

3.设计和规划的区别是否是根据表达和分析的?不如将规划和设计根据制图的二维性和三维性进行分类。

4.根据规划角度和设计角度谈制图的原理,规划(二维),设计(三维)

岳老师:

1.制图学专题关注的是景观规划和设计制图过程中的形式,如何从分析和表达的方面说清景观规划设计的制图是重点

2.分析重点是在基于某个目的,找到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场地之间的各种问题,表达是形式呈现的总体的效果。

3.整体采用tss格式,优先解决景观设计制图的问题,

4.将景观设计制图分为分析阶段(分析性图纸)和表达阶段(陈述性图纸),分别研究分析性图纸和表达性图纸的定义、分类、原则、原理、举例;

5.分析性图纸和陈述性图纸是否是遵从同一套制图学原理?

下周工作重点:

将景观设计制图分为分析性图纸与陈述性图纸,分别论述清楚其内涵、外延、制图所遵循的原则、制图发挥作用的原理、并举例说明如何进行制图发挥分析和表达功能

四、思维/认知学(董清榕雷雅茹

(一)汇报内容

1)研究框架的优化:结构—特点—过程—策略—工具。结构良好和结构不良问题的结构对比得到结构不良问题的特点,并从特点总结出解决结构不良问题的过程,从过程得到基于问题解决语境的解决策略,再将策略转为景观语境总结出方法和工具。

2)根据过程对策略—工具进行优化补充:问题识别:提炼核心问题—陌生语境转为熟悉语境、多问题分解—关键词叠加;问题表征:收敛思维整理信息关系—可视化(mapping、思维导图)、将复杂问题抽象化—原型提炼;立场分析:公众参与—访谈/问卷/认知地图/同理心地图;确定目标:逆向思维设定目标—七问分析法;方法选择:多元方法表征—样本资料法/多学科思考;提出方案:多方案提出;评价监控:多利益主体评价—民意测验法、预测可能产生的后果—计算机模拟、是否达到目标—形成性评价/层次分析法

(二)问题与回应

岳老师:

1)有关结构不良问题的基本程序:对于目标的确定应该处于第一步,紧接着是对于问题的表征(现状),最后是应答域的确定(障碍)

2)有关结构不良问题的过程:应该将重心放在结构和特点上,过程在本专题中的重要性可以适当缩减。根据结构过程可以缩减成三部分,1.明确目标:明确目标是什么。2.问题表征:明确收集什么信息、明确目标与现状的差距。3.应答域搜寻:明确问题应答区间。

3)问题表征阶段要明确目标与现状的差距

下周工作思路:

1)对整体的研究框架根据本次汇报进行优化。

2)开始专题整体的写作框架梳理。

3)开展“创造性”部分的研究框架梳理。

五、工程学(高李度)

(一)汇报内容

1)专题写作框架:T部分主要论述工程学相关概念,并对工程与技术做出区分:A部分主要园林工程相关概念以及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流程、风景园林工程应用技术、风景园林工程特点:案例分析(结合园林工程特点分析)

2)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流程整理:园林工程施工一般流程分为四个阶段招投标阶段前期准备阶段现场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本专题主要谈园林工程在现场施工阶段的一般流程

3)风景园林工程技术总结:将园林工程技术分为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两类并对其进行总结

(二)问题与回应

岳老师:按照当前计划继续推进。

下周工作重点

1.完成专题T部分写作与排版

2.完成专题A 部分写作

六、管理科学(吴烨乔、王玉)

(一)汇报内容

1.通过学习其他领域对“管理学三维立体框架”的知识迁移与应用,基于风景园林学科自身特点,对专题A部分“LPD管理三维立体框架”中“管理领域维”与“管理过程维”进行修改;

2.对管理学本学科知识进行梳理,撰写专题T部分内容。

(二)问题与回应

岳老师:

专题重点围绕项目管理的过程展开,避免内容与园艺学相似。

下周工作重点

1.对于专题A部分框架继续深化研究,在此基础上继续专题撰写工作;

2.寻找C部分合适的案例,回应A部分提出的“LPD三维立体框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