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9日导师课会议纪要
(2022-03-26 16:10:59)主题:《图解多学科知识》工作推进
时间:2022年3月19日早上8:30——12:00
地点:腾讯会议
与会人员:岳邦瑞、费凡、雷雅茹、王玉、赵素君、司耕硕、高李度、王梦琦、吴烨乔、董清榕
记录人:吴烨乔
审核人:费凡
会议主要内容:
一、
(一)
1.解决上周遗留问题:
1)特点“场地要有更明确的功能”与“景观设计要把握人的行为、心理需求”表达内容一致;修改为:景观设计功能分区要明确而非模糊;景观设计要从实用出发而非纯艺术美观;景观设计是大众的而非个人的;
2)特点“景观设计要体现场所的历史印记或文化特征”与“景观设计要尽量改造而非重建”表达内容一致;修改为:景观设计是有地域特点而非千篇一律的;(文化多样性角度)保留“景观设计要尽量改造而非重建;”(减少消耗、可持续发展角度)
2.科学、技术、艺术与设计的内容整理
3.用对比图说明设计要点:轴线与对位、叠加与融合、尺度、开合、主从、序列
(二)问题与回应
费凡师兄:
1.科学、技术与设计中“科学技术通过设计得到产品”,而艺术与设计关系中设计包含在艺术的范畴内,进而推出科学技术得到的产品包含艺术性。
岳老师:
1.先将手法(要点)与特点说透,再去考虑之前写作不完善的部分。并让同学们提出自己想在设计学图示中看到的内容。建议解读如何区分好坏园林、要点如何灵活运用,在下周将一个或二个具体的要点表述清晰。
二、“空间”学(赵素君)
(一)汇报内容:
1.园林空间(小尺度)营建图示设计表达;
2.从中国的LA学科视角来看,营建(营造)对象称为”空间“真的合适吗?
(二)问题与回应:
费凡师兄:
图片表达过于简单,如果每种空间都用这样的表达方式,是否过于无聊,导致读者不想读下去。
岳老师:
1.根据本周的调查分析,得到进一步的深化,目前图的前两张图的表述方式可以保留,在美观方面需要进一步参考采用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一书中的表达形式进行模仿学习创新,第三张图,采用照片方式进行加功,分析或寻找更为合理的表达方式,做到情景化;下周任务重点在于画图,创新,思考,尽量出多个方案,以便进行讨论分析。至于LA的对象思考,在短期内无法得出答案,可以保留疑问一直探索思考,就专题而言,以“空间”的“有”、“无”、“用”为主,进行研究写作。
三、工程学(高李度)
(一)汇报内容:
1.工程学分类;
2.园林工程定位;
3.园林工程与其他工程对比;
4.园林工程的特点
(二)问题与回应:
岳老师:
1.一方面需要向业内人士咨询在这一方面的诉求是什么,另一方面需要了解工程生态系统以及园林工程在工程生态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
四、地图学(司耕硕)
(一)汇报内容:
通过调研以需求为导向,以风景园林图如何运用设计为基本问题,进行了问题拆分,拆分成了三个方面的问题:
1.风景园林图的步骤是什么?有什么图?
2.风景园林图怎么画?
3.风景园林图发挥作用的原理是什么?
(二)问题与回应:
费凡师兄:
以需求提出的第二个主要问题与后面报告内容无关。
岳老师:
1.步骤部分可以简略一些,不作为我们研究的重点。
2.各个部分的研究不够具体,顺序和深度略有不足,需要结合具体案例或者情景进行分析。
3.研究顺序以图的定义,构成要素,图的作用,再说原理。
4.思维导图不能面面俱到,观点性的不能被掩盖,用简洁的思维导图,穿起来结构和线索。
五、思维科学(董清榕、雷雅茹)
(一)汇报内容:
1. 将“如何创造性地解决结构不良问题?”拆分为“如何解决结构不良问题”(通过对问题解决、结构良好问题及结构不良问题相关内容的研究回答景观设计中是否存在结构良好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结构不良问题地模型)和“将创新引入解决结构不良问题”(提供工具箱)。
2. 在总结时,针对“景观设计中是否存在结构良好问题”我们有一些分歧。
3. 基于认知心理学解决结构不良问题地过程可总结为“表征——解决——评价”三大阶段,并且彼此之间有循环的过程,我们根据认知心理学和设计思维的过程模型提出景观设计中解决结构不良问题的模型,并在下一步希望可以根据每个阶段提出工具。
(二)问题与回应:
费凡师兄:
对于“景观设计中是否存在结构良好问题”个人认为不存在。
岳老师:
对于“景观设计中是否存在结构良好问题”,不作为专题的重点,大家可以求同存异。专题重点回答“结构不良问题的解决”,抓住结构良好与结构不良问题的区别以及两者的解决过程,回答结构不良问题如何解决,需要那些策略。
六、管理科学(吴烨乔、王玉)
(一)汇报内容:
1.管理学到风景园林学的知识迁移框架;
2.管理系统构成的五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
3.管理学与风景园林管理的三维立体框架;
4.风景园林管理三维框架,各维度两两交叉
(二)问题与回应:
费凡师兄、岳老师:方向可行,继续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