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华的寂寞绽放
▲ 马晓鸣
▲ 王新华 近影
一位书者在“中国书法之乡”的黔东印江,纵情山水,挥毫泼墨,自得其乐,不亦悦乎。
同时通文学、书法者众,而集文学、书法、美术、音乐、摄影于一身的人极少,而王新华先生恰恰是后者。会十八般武艺,却杂而不乱,各个领域均有建树,神也!这些年来,先生躬耕于方寸之间,胸怀天地,各种艺术元素相互浸润,不同的艺术形式浑然一体,相互辉映,一个个浓淡温润的世界呈现眼前。
纵观其书法,若溪流奔涌,似风卷残云,醇厚而古雅,率意而豪放。字里行间有二王苏米,露篆隶行楷,现魏晋风流,纵横交融自成一体,难怪其墨迹多为全国政协和众多名胜景区收藏采用。谁会想到,在2002年之前,他的案头竟然没有毛笔亦无印章,后来到县文联工作,作为“书法之乡”的文联主席,自认为应该带头练习书法,才放下文学一头扎进多姿的线条世界……学书五年,就入展了中国书法兰亭奖安美杯全国书法展、入展冼夫人杯全国书法展、入展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并一举加入中国书协!从一个草根书法爱好者快速转身成全国知名书法家,让人望尘莫及!曾国藩说:成大器者,最重要的是“耐烦”。梦想是彼岸,现实是此岸,王新华不是超世之才,但他有矢志不渝之爱、坚忍不拔之志,耐得住寂寞静得下心,最终水滴石穿,到达了所向往的彼岸。
中南大学教授向彬曾说:要做一名书法家,首先应该是一名文人,最好首先是一名诗人。王新华做到了。不到20岁时创作的小说就在《山花》发表,小说获过全省一等奖,再后是小说两上《小说月报》推荐栏目。24岁创作的组诗登上了《诗刊》,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诗集《高原梵歌》。王新华的诗歌作品意境豪放阔大,极富禅机禅意,大多点到为止,但留白之处,余意幽幽。诗人在内敛中点燃某根引线,纵笔挥书,实现了诗以书为内涵、书以诗为外观,诗歌与书法珠联璧合,美轮美奂。同时,他的文学、书画、音乐、摄影作品在全国各类大赛中获奖入展数十次。良好的文化素养,使王新华与时下那些只会跟风抄书、甚至错别字连篇的所谓“书法家”明显地区分开来。
从生活的点滴来,往灵魂的深处去,书画艺术已经成为王新华日常的阳光雨露,不可或缺。在作品面前他就是作家、诗人、书画家,两耳不闻窗外事,不骄不躁不盲从。无论书画、文学,他的创作“尊崇传统,不随流俗,澄怀味象,我写我心。”
最近,王新华迷上了写画唐人诗意,他穿越千年,与古人对话,这些画作寥寥几笔,尽得神韵,古典诗词之意境跃然纸上,诗、书、画三美合一,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之感。
“一切的一切/溶于意念之海/杳无痕迹”。王新华以谦恭低调的做人为艺之道,以世人羡艳的书画技艺,在满目烟云的梵净山下,在亘古悠悠的邛江河畔,饱蘸浓墨,挥毫运笔,从容不迫地书写着他独守的情怀,让一份寂寞绽放成一束灿烂的光华。
2018年9月
附王新华部分作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