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马晓鸣_
马晓鸣_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468
  • 关注人气:49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冰冻十一天:“傻老板”的付出和收获

(2008-05-06 12:01:05)
标签:

文化

分类: 昨日新闻

 

                        

                 冰冻十一天“傻老板”的付出和收获                         

                     —— 记贵州省石阡县客车站招待所负责人文德玉

                                     ◎ 马晓鸣

 

     那场大雪早已远去。
     2008年初的那场大雪让贵州省石阡县客车站招待所负责人文德玉付出了许多已收获了许多。
     一个小小的招待所在短短11天里竟接待了南来北往的人达1180余人,这么热闹的生意说起来应该是收入可观,但,文德玉却心甘情愿地损失了近万元。
    于是,有人暗地里称文德玉是“傻老板”。文德玉知道后并不生气。他知道一个人的想法和一个人的想法是不一样的。
    
                        ■  面对灾情他接下了一个蚀本买卖

 

    受北方强冷空气持续南下的影响,2008年1月11日以来,石阡县大部分地区出现冻雨和雨夹雪天气,高海拔地区冰天雪地,输电线和通讯线路结冰、损断,道路结冰、大部分乡镇交通瘫痪……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曾当过兵、任过村党支部书记的中共党员文德玉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1月25日,石阡县汤山镇党委、政府领导来到了他的招待所。他们此行的目的是来与文德玉商量将他的招待所设成“汤山镇临时救助站”的。镇领导才开口,文德玉就一口答应下来。
    文德玉知道这是一个蚀本买卖。
    其妻成娅开始想不通:大雪天气,来招待所吃住的客人是直线上升,这下却成了救助站?
    生意人本来是以盈利为目的,可是现在雪灾袭来了,我们不能看作不管……文德玉深入浅出地给她作思想工作。最终成娅露出了笑脸。

 

                        ■  昼夜在招待所运筹帷幄的“憔悴老板”

 

    救助站成立的第一天,一下就涌来了200余人。这个只有20多个床位的招待所里也一下显得手忙脚乱。
    文德玉翻出了家里所有的被条、腾出了所有的房间、连自己的床也腾出来了,那些天里,他的床是几个破旧的沙发拼凑而成的。
    面对这些走得筋疲力尽的特殊客人,文德玉的第一件事就是端上一盆滚烫的热水,为其烫去一路的劳苦;然后安排吃住。文德玉说,那些天,招待所像在办酒席,而自己就是“总管”,大到买米买煤,小到生火热水。
    1月30日,文德玉闻讯两名本县本庄镇狮柳村打工回家的女孩在石阡县城四处找住宿,他急忙安排妻子成娅去寻找。那时的石阡县城也是滴水成冰,路上湿滑,成娅顶着寒风深一脚浅一脚在街上找了差不多两个小时才将他们找到并接回救助站。文德玉像父亲一样为他们端茶递水,问寒问暖,两名女孩不知说什么才好,眼眶里溢满了晶莹的泪花。
    2月1日凌晨3点,正当文德玉刚在沙发上躺下不久,一阵阵急促的敲门声想起……原来是:思南县文家店的农民工田光奎、方门军等8人经过石阡时由于饥寒交迫、囊中羞涩,向110求救,110的民警将他们送到了这里。文德玉二话没说,马上生火热水、煮饭。他们8人边吃饭边流泪,没想到在石阡会遇到这样的好人。第二天离别时,他们用一双双粗糙的手紧紧握住这位救助站负责人的手,久久舍不得松开。
    湖南省通道县的何素娥是一名皮鞋匠,眼看年关已近,不但没有挣到钱,由于雪凝天气连家已难回得去了,何素娥与其小孩流落在石阡县城街头……文德玉的招待所收留了他们。虽然文德玉知道这母女俩患有传染病,但他仍然照料着他们的饮食起居。不知不觉中,母女俩已在救助站呆了整整4天。在离过年只有2天的农历腊月27日,何素娥对文德玉说她想回家,但没有路费。看着这一对可怜的母女,文德玉塞给了他们100元路费钱。
    文德玉不但张罗贵阳市云岩区几人的吃住,还四处为他们协调面包车的汽油……
    类似的事例不胜枚举。
    不分昼夜的忙碌,文德玉的双眼早布满了血丝,正是这位“憔悴老板”的付出,让一批批人群在这里得到了休整,踏上了回家的路。

 

                          ■  危难时刻将心比心

 

    在特大雪凝灾害期间,文德玉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自己的救助站里。
    面对一个个外出打工背着大包小包返乡因冰雪滞留的农民工,面对一双双渴望早日回家与家人团聚学子的眼睛,文德玉能做到的就是没日没夜为他们服务。
    在文德玉的感化下,其妻成娅从当初的反对变得十分的支持,她的手上因此长满了冻疮。当回忆起自己将二楼一名累得下不了床的女孩背下楼时,成娅搞不清当时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劲。
    临时救助站在招待所设立了11天,文德玉说如果算个帐的话:吃、住、燃料等损失了近万元;自己的付出是两万元,因为自己从来没有这样苦过累过。
    危难时刻,文德玉为什么要舍小家顾大家呢?文德玉说:将心比心,如果我们是那些滞留的农民工和学生呢?谁不想有人拉我们一把?再说我是一名老党员啊。
    11天,“汤山镇临时救助站”共接待1180余人,其中免费提供吃住的近200人,仅煤炭就烧掉3000多元。
    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文德玉在11天里所做的“小事”不就是轰轰烈烈的事么?
    那场大雪早已远去。春天在一步一步的走来,文德玉身上的冻疮和留在心底的感慨仍然清晰可辨。
    
    * 原载《中国社会报》2008年3月18日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