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
小孩 相约广东看
父母
石阡民警制止危险旅行
本报讯
当23名小孩想像着再过几天就可以抵达广东,见上朝思暮想的亲人……谁知美梦刚做不久就被民警给搅破了。6月28日,石阡县枫香乡派出所民警制止了一群小孩的危险旅行。
据该乡派出所民警胡定志介绍:6月28日约19时,一辆白色面包车从石阡县城方向快速向该乡场驶来。胡定志在乡场上看见了这辆飞驰的车内挤满了小孩,就将其拦下。这辆车牌号为“粤H09627”的面包车驾驶员称:他们是思南县人,拉这一车孩子是去前方五德镇(属石阡县)吃喜酒。胡定志感到不对头,因为满满的一车小孩,为何只有两名大人(驾驶员和另一成年男子)。于是他向车上一小孩打听,小孩说:我们的爸爸妈妈都在广东打工,我们是去看望他们。
面包车上的人被“请”进了该乡派出所。原来是:车上小孩们的父母都在广东省佛山市打工,由于思亲心切,就请老乡从广东驾车回来接小孩前往佛山市。这辆不足10个座位的面包车装了23名男女小孩。他们中年龄最大的12岁,最小的仅3岁,均系思南县塘头镇人。
当夜,石阡县公安局的民警将这群小孩接回石阡县城。6月29日上午,石阡警方已将他们护送回家。
(本报记者 马晓鸣)
采访后记:
父母在外打工思念家中的小孩,“留守孩”同样朝思暮想在外打工的父母,于是,23名小孩相约踏上了危险的旅行,所幸的是民警发现及时,制止了他们的“壮举”。这样的新闻不是偶然。
“留守孩”作为一个新的名词,他们遍布我区广大农村。父母为了挣钱远走他乡,而这群孩子只能固守家园。缺少了家的温暖,他们在成长中就难免多一份苦涩、多一份放纵。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曾多次与“留守孩”打交道,他们的处境令人同情、他们的成长令人担忧。
孤独的“留守孩”如今已成为一个沉甸甸的社会问题。
*
原载《贵州都市报》2004年6月30日、《铜仁日报》2004年7月1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