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20幅摄影作品与N个50万

(2008-05-01 10:43:15)
标签:

文化

分类: 《脚印漂泊》专辑

 

                           120幅摄影作品与N个50万
                                       ◎ 马晓鸣 文/图

 

120幅摄影作品与N个50万

    去年,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中国温泉之都——石阡风光风情全国优秀摄影作品征集活动”谢幕,120幅取材于石阡县的摄影作品获得了优秀摄影作品奖。此次活动共耗资50万元。该活动虽然过去了差不多半年,但人们仍然在纷纷议论:50万元换120幅摄影作品到底值不值?
    一部《阿诗玛》的电影让云南石林家喻户晓;一首《神奇的九寨》的歌曲唱来四川九寨沟如织的游客;一部《边城》引来南来北往的人们陶醉湖南凤凰小城中……一部电影、一首歌曲、一篇小说等所带来的价值可谓是无价之宝。
    该县县委书记麻绍敏曾坦言:石阡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经济总量小,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由于受交通、区位、能源等因素的影响,石阡没有发展工业的良好条件。要提升经济总量,加快经济发展,除了围绕农业兴工业,走绿色工业发展之路外,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无烟工业”,已经成为石阡县的必然选择。
    旅游业被称为“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可带动多个行业的发展,拉动投资、消费的增长。如今放眼世界,处处都在打“旅游牌”,在发展过程中最好的捷径就是突出自己的特色,因为没有特色就没有竞争力,没有特色就没有生命力和吸引力。
    摄影是一种重要的记录手段和传播手段。此次活动,石阡为广大摄影爱好者提供了平台,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到石阡采风回去后,将会对石阡的风光风情进行宣传;摄影作品发表后,又会再一次大范围的宣传石阡。摄影活动在宣传上的二次效应,将对石阡建设旅游县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摄影家协会党组副书记王郑生认为石阡县委、县政府运用这种手段来宣传自己,是一项远见的举措。
    此次摄影活动还开了全国摄影界的两个先河:一是作为贫困边远兼“摄影欠发达”县,要用摄影推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该怎么办,石阡县的做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二是国家级摄影征集活动的评委团首次实现了图与现实的结合,即所评选作品的内容就在评选地的周围。
    市场是发展旅游业的关键。良好的旅游条件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而改善旅游条件的根本要靠市场,有市场就有一切。征稿期间,该县共迎来了全国成百上千的摄影家及摄影爱好者前来采风创作,直接和间接地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近年来,石阡旅游业取得了较快发展:2003年接待游客15.2万人次,实现了旅游收入零的突破;2004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6.8万人次,旅游收入达442.32万元;2005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8.2万人次,旅游收入为546万元。
    根据许多地方的成功经验,以摄影为突破口发展旅游经济是切实可行的。如河南焦作市、浙江丽水市,原来均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市,通过举办摄影节和影展,名声大振。石阡县文化古迹遍布,民族风情古朴,自然风光绮丽,地热资源丰富,这里又是革命老区,红军长征曾在这里留下了许多革命遗迹。石阡已提出建“公园县、疗养县、旅游县”的战略目标。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和多种形式的借力,为石阡发展旅游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在征集的这些摄影作品中,有的已在国内外多家网站、报刊上发表。这些精品佳作如何对石阡旅游经济的发展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一些人士认为:石阡县委、县政府此次的摄影作品征集活动策划得非常成功,下步仍然要在策划上下功夫,以摄影作品征集活动为润滑剂,加大外宣力度,推动石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从表面来看,该县50万元换来的仅仅是120幅摄影作品。旅游业是一个长线产业,不可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凡事都有一种过程。目前,该县已将摄影活动的结束当成了新的开始,将大力做好优秀摄影作品的后续宣传,做大做强旅游这块大“蛋糕”。

 

    题图为“中国温泉之都——石阡风光风情全国优秀摄影作品征集活动”颁奖现场上的石阡铜号表演。 
    * 原载《铜仁日报》2006年3月21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