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秀的标语
◎ 马晓鸣
“举全乡之力,打造油菜乡”,“多栽烤烟多致富”,“严惩烧山者”……在许多地方,特别是在乡镇,一些部门都会针对自身的实际,将振奋人心的标语大书于显眼的位置,或鼓舞群众或提醒群众,这不失为一明智之举。
可是,标语只是一个口头的“白条”而已,有些地方和部门的标语常常刷了又写,写了又刷,而真正兑现标语“白条”的又有多少?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当初扬言要“打造某某乡”、“想要富,走某某路”之类的标语刚出炉时,类似与标语内容的话题会时常回荡在大会小会上,充斥在办公室和餐馆里。说者口沫四射,听者闻之动容。热过之后,到底落实了多少、到底让群众得到了多少实惠,也许就另是一种“说法”了。
作为一方百姓的公仆,群众的冷暖是否揣在心间,群众的眼睛自然雪亮。若对上想捞政绩又想应付检查,提出一些与本地实际不适的标语口号,也许能蒙上一时,但群众的心里亮堂得很。面对不断变化的新标语,面对种种形式上的举措,如果压根儿没有为群众做些什么,这样演绎下去,就是欺骗群众,就是失职,为人民服务也就无从谈起。
标语是代替不了实际的,完全没有必要花大的功夫在标语之上。重要的是脚踏实地、求真务实,量体裁衣谋发展、实事求是为人民,切莫因一时的冲动和搪塞而打“标语秀”的主意。
*原载《铜仁日报》2004年4月16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