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怪谐师者内田百閒

(2013-04-16 20:38:55)
标签:

内田百閒

黑泽明

夏目漱石

日本文学

分类: 文学

http://s15/mw690/4ff891actda79b470280e&690
1992年某日黑泽明给好友山田洋次打电话,问他要不要来看刚写好的剧本(《袅袅炊烟情》初稿)山田马上跑到他家,黑泽明让山田读,可每隔一段时间,他悄悄拉开门,窥视山田的阅读进度,等还剩几页纸时,他突然拉开门,提着收音机进来,面露微笑,按下键说“到这个场景,这个音乐要响起来。”同样做导演的山田洋次对黑泽明老师的这一联串孩子气的举动印象深刻: “他80多岁了,却像个小男孩在跟我玩游戏。那时我真是觉得,要创造出好东西,一定要保持童真。他真的让我感动极了”。

故事里的黑泽明导演,与我们印象中在拍摄现场强横专制的他,并不矛盾,本质上都可看到其对电影的执著在里面。这部《袅袅炊烟情》是黑泽明晚年的作品,主人公为内田百閒(1889-1971),他原名内田荣造,又号百鬼园。最初的笔名为[百间],战后才改为[百闲],“闲”字被写为门内一月,日月有别,足可见其人内心敏感。这位跨越日本明治、大正、昭和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善于梦幻般的心理描绘,即在俳谐式的讽刺和幽默中,流泻出人生悠远的风格,《百鬼园随笔》一书奠定其独特的文学地位。他长期在军中任职,做过陆军士官学校教授,讲授德文。也担任过航空部长,后来从军方辞职,到法政大学做教授。电影主要讲他辞去教务,毅然投入写作的最后时光。

内田百閒是著名高峰秀子最爱读的作家;导演铃木清顺将内田小说《萨拉塞蒂的唱片》改编为大正三部曲之一的《流浪者之歌》;黑泽明也喜欢内田先生的作品,他在一次访谈中说,百閒的思想和行为,对于他的学生,对于每一个渴求平和心境的人,都永远是乐趣和尊敬的对象。他还提到“所谓教育,就是应该从老师那里学习如何作人,这比单纯学习某个科目的学问更重要。我深感目前日本的学校教育与此相距甚远,的确是个应引起重视的大问题。而昔日却有不少老师对此都身体力行。那位叫内田百閒的老师就令人敬佩”。这部《袅袅炊烟情》就是根据作家日记忠实拍出了百閒独有生活方式的电影,这个很受日本人喜欢的幽默作家性格坦率,可看作黑泽明大导的自况,当时83岁的他还为此片拍摄绘制了精确的分镜头。
http://s13/mw690/4ff891actda7a38ae95fc&690


关于内田百閒的趣闻多多,不少轶事让人忍俊不禁。他17岁时在故乡冈山时期,曾心仪一位姑娘,她是六高时代同学堀野宽的妹妹、比他小4岁的清子姑娘。这位怪异少年竟在三年间写下恋爱日记五大本,外加大量情书。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这么一封——

“尚未对人言,对你也没有说,当我——未来的文学士——文学博士——大作家的令夫人者,非你莫属!”这位少年颇为自负,气冲斗牛,谁曾想没过六年就狂言成真,成为颇有名气的作家。

从冈山出来考入东京帝国大学德文科,学习期拜望病中的夏目漱石,遂拜师为徒,毕业后在芥川龙之介推荐下,当了法政大学的教授。芥川龙之介可算漱石最优秀的弟子了,可内田曾对芥川这样说过:漱石先生门下这么多人,数得上的也就你我二人啦。能想象得出内田百閒拍着芥川的肩膀,一脸认真的表情。从此能看出他既幽默又狂狷的个性。漱石老师和同门的芥川龙之介对于他而言都是无法超越的存在,他尝试写特异幻想作品《冥途》,觉得并不满意。为了区别于两位师长,他选择写随笔的形式,而内容却类似小说。后来写《芥川龙之介杂记帖》是对师兄的思忆;在岩波社为《漱石全集》编纂校阅,写的《漱石山房纪》(另附上芥川龙之介、田山花袋, 铃木三重吉对漱石的追慕),这些则可视为弟子对恩师的回报。

百閒先生和老师漱石一样爱吃饼干,也仿佛遗传了他内心拘谨的性格,在漱石面前他极少表露心迹,却也如同弟子般收藏“漱石的纪念物”,并以此而洋洋自得。谁能料到他收集的是什么?原来他收集的竟然是漱石的鼻毛!他共收集有长短计10根,其中还有2根金色的。保存大文豪的鼻毛,可能是古今罕见空前绝后。他还有个爱拣别人旧衣服的怪习惯,看中老师一套旧西装,洋洋得意穿上,旅行时爬上铺,裤子破线裂开,搞得他住旅馆怪模怪样穿浴衣出入。

http://s3/bmiddle/4ff891actda79c3c4f9c2&690
《袅袅夕阳情》讲的是内田百閒在大学辞职后经历,他租住的房间过于便宜,夫人起了疑心,据闻此屋子经常失窃。百閒老师对此不屑一顾,他自创一套妙招,开设通道,并挂上提示牌:①盗贼入口处②盗贼必经之处③盗贼休息处④盗贼出口处。在盗贼未知的情形下,如果看到这些,还不吓破胆呀,所谓盗者见道不敢盗矣。正可谓:世间浊物并非突生,理当用疏通的办法,来给此气找到口才行。如此看来,内田先生的办法甚妙!

为了专心写作,为避免来客搅扰,他又想出怪招:
    1、一日和十五日接见访客,其余不见。
  2、蜀山人所题:访客常来骚扰,但我不是指你。
  屋主所题:访客常带来欢乐,但我不是指你。

 第一句是硬性的拒绝,第二句上半句可令来者释然而笑,可下句又令人紧张,甚至扼腕叹息,这几层含义对比之下,不禁令人尴尬,知趣者大都会自动移步离开。

百閒先生文笔之下常以贫为乐,“大伙儿都把我看作穷光蛋。人群中只要一涉及到穷的话题,大伙儿就肯定一齐朝我看,如果当时有谁背向着我,也一定会回过头来瞟我一眼” ,他还有个癖好喜欢借钱,认为钱的存在,可贵之处就是被借。他跟石川啄木不同,啄木是真穷困,且厄运连连。他做教授时收入尚可,《百鬼园随笔》一版再版,写稿邀约不断,他如果理财得当,不会入不敷出。然而他借钱是为了过奢华的生活,将借钱当成心情游戏,每到稿费下来,债主子得悉后就会上门来讨。他是靠借钱把自己逼到走投无路,并根据借钱的多少,来表达多少的谢意。

据说他出门,身上的十文钱仅够单程车票,心想:先苦后甜嘛,钱留着回程乘车,便一路徒步而去。结果归途中遇一招牌:“咖喱饭十文一份”。馋虫和懒虫互搏一番,馋虫胜,车钱全做了饭钱。女侍劝的酒,好歹是用怒目法给挡下了,否则难以脱身。他为何自愿让自己不断陷于窘境,而且在这苦恼中体味快乐呢,我想大概是由于他幼年的生活太过优渥,他的父亲是冈山的酿酒商,祖母和母亲都对他溺爱异常,他唯一得不到的便是贫穷,借钱能让他体验到贫穷的味道,他通过写稿著述还钱,并且将经历的种种付诸笔端,这也可看做为了艺术之需,心灵必要的萃取吧。

http://s12/bmiddle/4ff891actda7a45794cbb&690
二战后期美军轰炸日本,防空警报不时响起,百閒先生的房子被毁,家中失火时只携了本鸭长明的《方丈记》逃出来,奉行鸭长精神,并效仿他,开始了隐居的生活,他搭建的房间狭窄,身居的房仅够和夫人住,虽然偶有牢骚,也能自得其乐,每天读书写作,时不时朗读着鸭长明的名句:

河水流动经久不息,并且时刻都在变化;浮在死水上的的泡沫且消且长,永无停滞之惯例。世中的人及居所亦是如此。——朝死夕生的规律,唯似水泡而已。不知生死之人从何方来,到何方去;又不知,借以栖身的住所,为谁心恼,因何悦目。其人及栖所各竞无常的情形,可说无异于牵牛花的露珠。或露落花存,即便存在,朝日也要枯萎;或花谢露尚未消,即便未消,也待不过夕暮。

晚年的百閒先生,偏执固执,行为乖张。有次东京大学的德文学会的某教授邀他赴会,“您是该学会的前辈,务必得露下脸!”内田百閒问道:“光露脸就行吗?”教授答道:“可以。”到了那天,他戴着白手套,拄着手杖出现了,当会员们拍手热烈鼓掌时,内田百閒却扬起手向大家告辞:“诸位,那么,再见了!”说完迅即退场。

日本艺术院是为卓越艺术家提供优厚待遇的荣誉性机构,非等闲者可入名单,并每年有60万日元的年金,可保衣食无忧,不少文人趋之若鹜。他讨厌参加任何组织,纵然生活拮据也无所谓,他给艺术院回复道“想辞退,为什么?因为没心情。为什么没心情?因为讨厌”,这个怪才视世间名缰利索如粪土,真是非比寻常的人物呀。
http://s10/bmiddle/4ff891actda7a41313b59&690


黑泽明电影《袅袅夕阳情》中,穿插其间的主线是:内田百閒的弟子、主治医生和原来的阁僚为他创立了“摩阿陀会”每年为他庆生,问题通常是“准备好了没有?”(まぁだが?),回答总是”还没呀!“——小孩子捉迷藏也是这样的问答。每年谢师宴上,学生都会开玩笑问道:“您准备好没有呀?”师者内田百閒也总是戏谑的回到“我还没准备好呢”,其实这句问答指向的是死亡,这种仪式性也可见师徒间以及日本人生死观的豁达。

 影片结尾停留在了17届的庆生会,那晚头发斑白的花白的百閒,又一口饮尽为他而设的大杯啤酒,弟子的女儿甚至孙女推上来蛋糕,给孩子们献词后,将蛋糕又回送给他们。此后不久百閒突发状况,被护送归家。弟子几人在卧室外静候,还一边喝着啤酒,此时他们的老师说着梦话“我还没准备好呢”,镜头中展示着他的梦境:一波孩子们在玩捉迷藏,许多孩子在朝他喊“准备好没有呀?”,他仿佛回到童年,躲在稻草堆中,一边藏身,一边说“还没呀!”,此时空中幻化出五彩祥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